2賴家子恩典做陪讀捉蟲(1 / 2)

七月流火,雖然頭頂依舊是炎炎烈日,但天氣已經轉涼了。

大丫頭鴛鴦得了賈母的吩咐,攙著腿腳不太靈便的賴嬤嬤緩緩走出了西角門。又笑著寒暄了幾句,親自將人扶上了門口的一架騾車,站在原地目送了騾車緩緩離開,這才言笑晏晏的轉身回去複命。

拉著賴嬤嬤的騾車從榮國府的西角門直接轉到了後街上的賴家宅子。掀開車簾兒,賴嬤嬤在府裏婆子的服侍下顫顫巍巍的下了馬車,登上台階進了府門。

這是一座五進的大宅院。一進正門,便是一個契闊寬敞的前院兒,大理石地麵鋪就,旁邊栽種著常青的鬆柏,幾叢青草野花綻放在樹根兒底下,雖然景致沒有國公府裏的精致奢靡,但盛日傾照之下,越發顯出幾分蒼勁生機來。賴嬤嬤順著抄手遊廊逶迤行至後院,打眼兒瞧見一身羅裙的孫氏在丫頭的服侍下往西北角的大廚房走去。不由得揚聲叫道:“孫媳婦且站站。”

一身羅裙的孫氏站住腳,回首欠身見禮道:“見過太婆婆。”

賴嬤嬤迎上去,笑問道:“大晌午的天兒,你不在房裏頭睡覺,這是幹什麼去?”

孫氏笑道:“承恩想吃我包的韭菜雞蛋蝦仁兒餡兒餃子,我這就給他包去。”

說著,上前扶起賴嬤嬤,笑問:“婆婆這是剛從老太太跟前兒回來?”

賴嬤嬤頷首笑道:“我看承恩屋裏伺候的牡丹開的正好。便拿了兩盆兒去孝敬老太太。物件雖不貴重,但好歹也是我們家的心意不是?又陪著老太太閑聊一會子,摸了兩把骨牌。”

頓了頓,賴嬤嬤拍了拍孫氏的手說道:“老太太說笑間高興了,還給了我們家一個恩典。你且跟我進屋來,我有話和你們商量。”

孫氏聞言,乖覺的點了點頭,攙著賴嬤嬤進了內廳。

彼時午後,賴大和賴二從府裏偷個空出來,也在廳裏頭閑話。瞧見賴嬤嬤的身影,立刻起身笑道:“母親今兒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

賴嬤嬤打量著屋子裏的人,並不回答兩個兒子的話,反而問道:“尚榮小子呢?”

賴大和賴二相互對視一眼,隻聽賴大賠笑道:“尚榮小子在裏間兒陪著重孫孫念書呢!”

賴嬤嬤在孫氏的攙扶下坐到了上首,隨口說道:“把尚榮也叫過來,我有話說。”

廳內幾個人狐疑的對視一眼,還是賴大開口讓廳裏伺候的小丫頭子去了後頭叫人。

不過片刻,一身儒服的賴尚榮信步走了進來。他今年二十多歲,相貌俊秀,儀表堂堂。額頭飽滿,眼眸清亮,唇邊勾著一抹雍容自得的微笑。身穿一件天青色的儒生長袍,衣擺領口處用同樣青色的絲線繡著幾隻翠竹,隨著人的走動若隱若現,愈發顯出其人清雋卓然。賴尚榮步履從容的走上前來,躬身見禮道:“見過祖母,見過父親,見過二叔。”

視線掃過賴嬤嬤身邊的孫氏,輕聲囑咐道:“承兒吵著要吃韭菜蝦仁兒的餃子,你別忘了。”

孫氏剛剛點頭,還沒來得及言語,隻聽賴嬤嬤擺了擺手,接口說道:“這個不妨事,先聽我這件事兒。”

眾人聞言肅容而立,隻聽賴嬤嬤笑著說道:“你們也都知道,府裏頭的寶二爺今年六歲了,老爺太太的意思是叫寶玉打明兒開始去私塾上念書。這但凡主子家的爺兒們讀書,必然要有個陪伴的人跟著才是。恰逢我今兒又去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的恩典,特特指了咱們家的承恩陪著寶玉讀書。”

此言一出,賴大和賴二心中不知如何作想,反倒是賴尚榮勃然變了臉色,有些不滿的說道:“老太太的恩典,不是讓我們家三代以後脫了奴籍嗎?如今怎地又讓承兒去裏頭伺候爺兒們?”

賴嬤嬤擺了擺手,耐心解釋道:“老太太說了,並不是叫我們家的承恩進去伺候爺兒們,而是陪著爺兒們讀書。”

賴尚榮的臉色依舊不太好看,訕訕說道:“這還不是一個意思。”

頓了頓,忍不住臉色鐵青的說道:“咱家承恩今年才五歲,比寶二爺還小了一歲呢。整日裏又是嬌生慣養,丫鬟婆子伺候的。咱們平日裏寵他還來不及,哪裏教會他伺候別人,看別人的臉色?屆時若是言語不妨頭,衝撞了貴人,即便我們家在府裏得意又怎麼樣,難道還能得意過正經主子去?”

一旁的孫氏也有些淚眼婆娑的看著賴嬤嬤,哭訴道:“太婆婆……”

賴嬤嬤無奈的伸手揉了揉太陽穴,再次解釋道:“這些事兒難道我不知道?不過老太太也說了,府裏頭伺候寶玉的人多得是,她選了承恩進去,也不是為了多出一個使喚的小廝來。隻是承恩投了寶二爺的緣,兩人又年歲相當。所以老太太恩典承恩陪著寶二爺讀書進學。老太太還說了,知道承恩從小也是嬌養大的,並不指著他會照料人,反而還指了寶玉跟前兒的茗煙兒照料承恩。不會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