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航空母艦(1)(3 / 3)

美利堅的旗幟

投入實戰以來,“尼米茲”級航母以其超強的打擊能力和迅捷的機動性始終為美國政府和軍方所重視,從1976年首艦“尼米茲”號下水後,“尼米茲”級航母幾乎參加了20世紀末、21世紀初美國參與的所有戰爭、衝突和危機,是當之無愧的美利堅“旗幟”。以至於美國電影中總統在遇到緊急事件時的第一句話往往就是“我們的‘尼米茲’航母在哪裏?”

軍事小天地

潛艇時代——大西洋海戰

大西洋海戰(1939年10月17日-1945年5月8日),德國潛艇和英美海空軍隊的較量。是人類戰爭史上時間最長、最複雜的持久性海戰。U型潛艇在這次戰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擊沉了英國的“皇家橡樹”號戰列艦,這讓丘吉爾都感到恐慌。而潛艇探索器的發明則打破了U型潛艇的風光,並最終促使大西洋海戰以德國失敗而告終。

德高望重——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

兵器檔案

型號:“林肯”號航空母艦

艦長:332.9米

艦寬:40.8米

航速:30節

滿載排水:102000噸

美國海軍的第五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林肯”號航空母艦是以美國的第十六屆總統林肯先生的名字來命名的。“林肯”號隸屬於太平洋艦隊,編號“CVN72”。

載機眾多

“林肯”號航空母艦上裝備有“海麻雀”導彈和密集陣武器係統,載機眾多,有約80架戰鬥機和支援機,其中大部分為F/A-18“大黃蜂”和F-14“雄貓”殲擊機,其餘是EA-6B“入侵者”電子幹擾機、S-3B“北歐海盜”反潛機、E-2“鷹眼”預警機,等等。“林肯”號航母編隊係統比較完善,各類艦種協同作戰能力非常強。

輝煌曆史

1988年2月13日,“林肯”號下水,1989年11月11日正式開始服役。

1990年9月,“林肯”號移動到太平洋,1991年5月在海灣戰爭中前往波斯灣。

1992年初,“林肯”號支援了“南方守望”任務,監視伊拉克南方的禁飛區。

1995年4月,前往波斯灣,再次參與“南方守望”任務。

1999年,“林肯”號參與了幾次美國海軍的內部演習,接著再次前往波斯灣執行“南方守望”任務。

2002年7月20日,“林肯”號前往支援“恒久自由行”動,並再一次參與了“南方守望”任務。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林肯”號的機隊和其戰鬥群一同參與了最初對伊拉克的轟炸和空襲行動。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時,“林肯”號正停留在香港,之後前往受災嚴重的蘇門答臘西海岸協助正在進行的國際性救濟和救援行動。

2005年1月,“林肯”號離開了印尼,繼續在公共海域為印尼提供人道援助,直到2005年2月4日。

海上利刃——美國“杜魯門”號航空母艦

兵器檔案

型號:“杜魯門”號航空母艦

艦長:33米

艦寬:41米航速:30節

滿載排水:101378噸

1988年6月“杜魯門”號航空母艦的建造合同得到批準,1993年11月開始鋪設龍骨,1996年9月舉行宗教儀式和洗禮,1996年9月下水,1998年5月進行高速巡航試驗,1998年6月美國海軍接收試航,6月底交付使用,直到1998年7月25日正式交付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服役。至此前後一共曆經10年,真可謂“十年磨一劍”。

榮耀典禮

1998年7月25日上午,美國海軍諾福克海軍基地12號軍港碼頭彩旗招展,盛大的航母服役典禮開始舉行,“杜魯門”號航空母艦全艦掛滿旗幟,還掛著一麵巨大的美國國旗。上午11時,海軍儀仗隊鳴21響禮炮,美國總統親自主持了這一超級航母的入役慶典。

技術改進

“杜魯門”號進行了一些大膽的技術改進,主要是采用信息技術來完成對艦艇的改造工作。該艦廣泛使用光纖電纜,提高了數據傳輸速率;布設IT-21非保密型局域網,將計算機、打印機、複印機、作戰兵力戰術訓練係統、艦艇圖片再處理裝置等連為一體,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提高了信息處理能力;另外還增設保密戰術簡報室,艦艇配備了數字身份卡。

“殺手”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