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長:219.9米
艦寬:22.3米
航速:30節
滿載排水:1725噸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水麵戰鬥艦艇是美國建造的“長灘”級巡洋艦。該艦於1959年開建,1961年建成服役。1980年10月至1983年3月進行了現代化改裝。“長灘”級巡洋艦僅製造了1艘,命名為“長灘”號。現隸屬於太平洋艦隊,目前“長灘”級巡洋艦已經退役。
超長的續航能力
1964年,“長灘”號巡洋艦與“企業”號航空母艦和“班布裏奇”號核動力巡洋艦組成一支特混艦隊,這支艦隊僅用64天的時間就完成了環繞地球一周的任務。在艦隊環球航行期間,沒有進行過燃料補給,全程航速約為20節,航程達48280千米。在航行過程中,反應堆裝置的可靠性達到了100%,這充分證明了核動力艦艇協同核動力航空母艦作戰的能力以及其自身的優越性。
非凡火力
“長灘”級巡洋艦上裝備有兩座4聯裝“戰斧”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兩座4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標準SM-2ER防空導彈以及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兩具3聯裝324毫米MK-32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6魚雷,並在艦艇上層建築的兩舷上各加裝了1門127毫米高平兩用炮。
電子設備
“長灘”級巡洋艦擁有美國艦隊中最現代化的戰鬥情報中心,它可以借助許多傳感器連續處理和加工信息,向該艦提供數據和戰術圖像。艦上裝備有SPS-48C、SPS-49對空雷達,SPS-67對海雷達,4部SPG-55D、2部MK-35火控雷達,以及幹擾火箭發射器、雷達報警與幹擾係統等先進的電子設備。
精確打擊
越南戰爭期間,“長灘”級核動力巡洋艦被派往戰區水域協同航空母艦作戰,在越南北部水域,它使用“黃銅騎士”艦空導彈擊落了60海裏外的兩架“米格”戰機。
軍事小天地
艦艇
艦艇主要用於海上機動作戰,進行戰略突襲,保護己方或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進行封鎖或反封鎖,參加登陸或抗登陸作戰,以及擔負海上補給、運輸、修理、救生、醫療、偵察、調查、測量、工程和試驗等保障勤務。
巡洋巨無霸——前蘇聯“基洛夫”級巡洋艦
兵器檔案
型號:“基洛夫”級巡洋艦艦
長:252米
艦寬:28.5米航速:31節
滿載排水:26396噸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前蘇聯海軍第一種采用核動力的巡洋艦。1980年5月,“基洛夫”號在波羅的海正式亮相。
航母克星
“基洛夫”級巡洋艦可以說是航母的克星,在與敵方航母相遇後,它可以按照前蘇聯海軍製定的飽和攻擊作戰原則,在1分鍾內將艦上裝備的20枚SS-N-19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全部射出。這種重量達到7噸、戰鬥部為750千克常規彈頭或35萬噸當量核彈頭的導彈可以在瞬間將航母毀滅。
不斷改進
“基洛夫”級巡洋艦在最初的建造方案中隻是一型排水量在9000噸左右、反艦導彈6枚~8枚的導彈巡洋艦,但前蘇聯海軍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幾經修改之後,“基洛夫”級巡洋艦變成了一型排水量19000萬噸,采用核動力燃料的超級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