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兩棲艦(2 / 3)

兩棲勇士——美國“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

兵器檔案

型號:“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

艦長:208.4米

艦寬:31.9米

航速:22節

滿載排水:25300噸

“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是第一級采用“虛擬現實”技術設計的戰艦,是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艦對目標機動作戰”而設計的兩棲戰艦,也是美國海軍為實施其“由海向陸”新戰略而建造的第一批新一代戰艦之一。

設計思想

“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有著先進的設計理念:注重兩棲作戰車輛的均衡裝載;提高隱身能力等生存能力,以人為本,優化艦員的生活環境;一艦多用,不僅在戰時承擔運輸任務、為兩棲編隊提供防禦能力、作為輔助醫療接收船,還能用於平時的警戒、反恐作戰、搶險救災等快速反應任務。

登陸專家——美國LCAC氣墊登陸艇

兵器檔案

型號:LCAC氣墊登陸艇

艇長:26.8米

艇寬:14.3米

艇速:50節

標準排水:87.2噸

LCAC氣墊登陸艇的出現使

美軍實現了“不沾水”登陸的設想,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登陸作戰時不可或缺的武器。它能配合直升機進行多兵種作戰。LCAC氣墊登陸艇目前已有數十艘服役於美國軍隊。

性能數據

在氣墊狀態下,LCAC氣墊登陸艇艇長26.8米、寬14.3米,非氣墊狀態下吃水為0.9米,標準排水量87.2噸,動力裝置為4台功率為3955馬力的TF4瞄型燃氣渦輪機,其中2台用於推進,2台用於升力,2台包覆式可變螺距旋槳推進器,4台雙進氣升力風扇。它的最大航速50節,艇員5名,可運載24名士兵或1輛主戰坦克。

搶灘首選

以JEFF型艇為原型艇,LCAC氣墊登陸艇在艇體結構、操縱係統、螺旋槳剝蝕和圍裙防飛濺等方麵均有所改進,所以它在快速性、通過性和兩棲性等方麵表現出眾。LCAC氣墊登陸艇可以在全世界70%以上的海岸線進行登陸作戰,而登陸部隊可以選擇登陸地段,這樣更加便於在常規登陸艇不易登陸的敵占區域登陸。

致命缺陷

由於缺少裝甲防護,LCAC氣墊登陸艇的發動機和螺旋槳暴露在外部,所以在火力密集的高強度條件下作戰極易損壞,另外艇上所運載的裝備全部露天放置,也不利於保養。此外,過大的噪音以及它引起的大量塵土也是此種氣墊登陸艇的缺點。雖然艇上裝有泡沫抑止器,改善了駕駛員的視野,但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該艇的行動仍困難重重。

運輸能力

在美國海軍中“黃蜂”級和“塔拉瓦”級通用兩棲攻擊艦、“安克雷奇”級和“惠德貝島”級船塢登陸艦以及“奧斯汀”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等都能夠運載LCAC氣墊登陸艇。在進行登陸作戰時,攜帶氣墊登陸艇的兩棲戰艦遠離岸邊,便可將氣墊登陸艇放入水中,然後依靠其自身的動力將士兵和裝備送至目的地。

軍事小天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簡稱二戰。一戰後,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相繼發動了局部性的侵略戰爭,最終導致了世界性的大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億的人口被卷入戰爭,9000多萬人在戰爭中喪生。中國的抗日戰爭就是這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正是由於這次大戰的慘烈,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以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