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彈藥(2)(2 / 2)

恐怖之火——燃燒彈

燃燒彈是對裝有燃燒劑的航空炸彈、炮彈、火箭彈、槍榴彈和手榴彈的統稱,又叫縱火彈,它主要用於燒傷敵方有生力量,燒毀易燃的軍事技術裝備和設備。燃燒彈是指裝有燃燒劑的航空炸彈,主要用燃燒劑燃燒時燒傷目標。

燃燒彈重量一般為0.5千克~500千克。鋁熱劑燃燒彈的燃燒溫度可達3000℃,主要用於燒毀建築物和工事。凝固汽油燃燒彈的燃燒溫度可達850℃左右,燃燒時間約1分鍾~15分鍾,且具有較強的粘附性,對易燃目標造成的破壞效能比爆破炸彈高十幾倍。

燃燒彈通常由彈體、燃燒劑、炸藥或拋射藥、引火管、引信等組成。彈體用來裝填燃燒劑;燃燒劑用來產生燃燒,引起大火。通常,燃燒劑選用鋁熱劑、黃磷、凝固汽油、稠化三乙基鋁和稠化汽油等,用於產生高溫,毀傷目標;拋射藥或炸藥用於將彈體炸碎,將燃燒劑引燃拋散至目標。

航空燃燒炸彈是現代戰場中使用較多的一種燃燒彈,常用的有混合燃燒航空炸彈和凝固汽油航空炸彈。前者裝有鋁熱劑的稠化汽油,彈體較小,彈重約10千克~50千克;後者裝有凝固汽油和黃磷,彈重可達500千克。隨著現代燃燒彈彈種的日趨增多,燃燒劑所產生的熱量和燃燒時間等性能也在不斷提高。

埋在地下的死神——地雷

地雷是一種埋入地表下或布設於地麵,受目標作用或人工操縱起爆的爆炸性火器,用以直接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破壞敵人的技術裝備。地雷按用途可分為反步兵地雷、反坦克地雷和特種地雷等。現代地雷可通過多種方式快速布設,還能起到破壞和阻滯敵方機動的作用。

地雷起源於中國,北宋在抵擋金兵的進攻時使用的一種布設於地下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就是現代地雷的雛形。19世紀中葉以後,各種烈性炸藥和引爆技術的出現,才使地雷向製式化和多樣化發展,從而誕生了現代地雷。在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中,地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蘇軍在二戰中就曾使用了2.22億個地雷,殺傷德軍10萬人,毀傷坦克、裝甲車1萬多輛。

反步兵地雷是專門用來殺傷步兵的地雷,主要有爆破型和破片型兩種,使用壓發引信或絆發引信。反步兵地雷中有一種跳雷,其戰鬥部可在壓發後跳到空中爆炸;還有一種子彈雷,踩上後子彈即射出,專門擊傷腳掌。反步兵定向雷威力很大,能在步兵前進方向上形成幾十米寬的殺傷帶。反坦克地雷是一種廉價高效的反坦克武器,按破壞坦克的部位又可分為反履帶、反車底、反側甲和反頂甲地雷。反履帶、反車底地雷隻能等坦克通過地雷上方時才能起爆。

330億:如果不再埋設新地雷,清除全球現存所有地雷所需的費用

2.5億:全球儲存的地雷數量

1.1億:全球地下的地雷數量

250萬:每年新埋設的地雷數量

100萬:1975年以來防步兵地雷造成的傷亡人數

10萬:20世紀以來由地雷造成傷亡的美國人數

26000:每年因地雷導致的傷亡人數

1000:清除一枚地雷所需的費用

350:地雷的種類

70:每天因地雷造成的傷亡人數

33:越戰期間因地雷造成的美軍傷亡百分比

3:一枚廉價地雷的成本(以上數據單位均是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