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孫子兵法·用間篇(2 / 3)

如何知曉呢?“用間有五”,即因、內、反、死、生,這裏反間尤為重要,反間是指收買敵方間諜為我所用。這既可以獲取信息,又可以避免己方被害。

怎樣“用間”呢孫子說“三軍之親,莫親於間”,是強調在感情上親厚、信任。“不可不厚”是指要給予優厚的待遇。“以上智為間者”則是說要選用那些具有高智慧的人為間諜,講的是使用間諜要嚴格。本篇是《孫子兵法》最後一篇,與《計篇》遙相呼應,貫穿著“知己知彼”的思想,使本書成為一個整體。

·計謀例說與應用

原文:“故惟明君賢相,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譯文: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高超智慧的人做間諜,一定能成就大業。

《孫子兵法》與軍事——嶽飛巧用“反間”計

南宋時候,曹成聚合十餘萬烏合之眾由江西至湖湘,占據道、賀二州。皇上命令嶽飛代理潭州行政長官,並兼任荊湖東路的安撫都總管,交給他金字牌和黃旗,招降曹成。曹成得知嶽飛將至,便把軍隊化整為零,分成幾路逃走。嶽飛來到茶陵,以皇上的詔書招降曹成,曹成不肯從命,不得已,改撫為剿。

嶽飛率軍進入賀州境內,抓到了一個曹成派出的間諜,嶽飛靈機一動,便把間諜捆綁在自己的軍帳之外。嶽飛在帳中調遣軍糧,管事的官吏有意大聲說:“軍糧已經用盡,怎麼辦?”嶽飛則說:“暫時先到茶陵去。”說完裝作剛剛看到那個綁著的間諜,便做出因泄露軍機而後悔莫及的樣子,跺著腳走進帳內,暗地裏放鬆對間諜的警戒讓他逃跑。間諜回去向曹成報告,嶽飛將撤軍,曹成大喜,決定第二天追擊嶽飛的軍隊,嶽飛趁曹成無備,率軍悄悄地繞嶺而去,天還沒亮,就趕到曹成駐軍的太平場,攻破曹成的兵寨。曹成無奈,隻得向嶽飛投降。

公元1130年,金人在大名府(河北大名南)封宋朝的投降官員劉豫做大齊皇帝,以後劉豫多次配合金人攻打宋軍,成為宋軍北伐的最大障礙。宋將嶽飛認為,要想驅逐金兵必須先除去劉豫。他了解劉豫與金將粘罕狼狽為奸,金國元帥對此十分忌恨,於是就想利用敵人的矛盾鏟除劉豫,恰好宋軍捉到一個金兀術派來的間諜,嶽飛便故意將他認作是自己派出去的人員,責問他說:“你不是張斌嗎?前些日子派你送信給劉豫,要他設法把金兀術引誘出來,不料你竟一去不複返。以後我又派人去聯係,劉豫已經答應到冬天把金兀術引誘到清河,和我共同夾擊。你為什麼不把信送到呢?”間諜怕嶽飛殺死他,也就順水推舟,冒認張斌,嶽飛要他再給劉豫送信,信中敘述謀殺金兀術的事,封成蠟丸。然後囑咐間諜說:“我饒恕了你,這回你一定要保守秘密,把信送到。”這個間諜以為既保住了性命,又竊得重要情報,好不歡喜,回到金國,馬上把信獻給金兀術。金兀術一看,勃然大怒,立即撤消了劉豫的皇帝名號,並把他充軍到臨潢(今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宋朝的一個逆敵就這樣被除掉了。

【活學活用】有“用間”就有“反間”,自古以來它們就是敵對雙方交戰中慣用的較量手段之一。對於“用間”方來說,“間”是在暗處,被偵察方在明處,反過來,反間時,間諜此時已經暴露在明處,反間方已變成在暗處。這種“用間”和“反間”雙方的鬥爭有時是非常激烈和驚心動魄的。因此,無論哪一方都要通過精心策劃並運用高超的技巧來取得對方的信任,它是高度智慧和膽識的體現。

《孫子兵法》與政治——前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之死

當年德國納粹是怎樣使用反間計,利用前蘇聯自己的情報係統,將其最傑出的軍事統帥置於死地的呢!

1936年12月,納粹頭目希姆萊和海德裏希得到一份前蘇聯叛逃者提供的情報:在前蘇聯軍隊裏正醞釀著一場大陰謀,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正在策劃倒戈斯大林的軍事行動。他們仔細地研究這份情報的價值,認為雖然材料有些言過其實,但德國非常需要它。情報提及的圖哈切夫斯基,是前蘇聯紅軍總參謀長、陸軍元帥、最傑出的天才軍事家,才華橫溢的組織家,人稱“紅色拿破侖”,反對斯大林與德國媾和,是納粹的眼中釘。

兩個納粹頭目製定了一個罪惡的計劃:“偽造檔案,將情報設法落入斯大林之手,借刀殺人。”希特勒毫不猶豫地批準了這個計劃。於是海德裏希信心十足地開始精心策劃。

他調閱了大量檔案文獻,終於找到了下手的地方。為了保密,海德裏希派人潛入德軍最高統帥部的機密檔案庫,盜走了關於圖哈切夫斯基的代號為“R”的文件。在1923年至1933年,有一個德國商業企業家活動聯合會,曾同前蘇聯打過交道,參與了一些武器和軍用品的研製。所有內容,都在這份文件裏,裏麵有圖哈切夫斯基的談話。海德裏希命令工作人員篡改“R”文件:這樣,一份十分逼真且內容豐富、足以將任何國家的任何一位將帥送上斷頭台的檔案出籠了。

1936年,希特勒準備入侵法國。德國外交部召見捷克駐柏林公使馬斯特內,詢問捷克將采取什麼樣的立場。會見過程中,一位德國外交官,將“R”文件的偽造內容透露給了馬斯特內。事後馬斯特內立即向捷克總統貝奈斯發了一封電報說,他發覺德國正在同前蘇聯紅軍的一個反斯大林集團進行接觸,目前柏林似乎在等待莫斯科政府的更換。捷克總統貝奈斯看完密電,馬上召見前蘇聯駐捷大使,將電報交給他,大使看完電報,立即飛回國內。就這樣,假情報終於落到了斯大林的手裏。

海德裏希緊接著又拉開了第二幕。

在捷克總統貝奈斯召見前蘇聯大使的第四天,海德裏希又將該情報巧妙地傳給法國總理達拉弟。達拉弟在一次外交招待會上,又將其傳給前蘇聯駐法國大使波特金。波特金在得知這一情報後,立即向莫斯科總部發出加急電報,詳細彙報了這一“情報”。

不久,海德裏希又精心編排了第三幕。黨衛軍頭目貝倫斯突然以秘密叛逃者的身份出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一場驚心動魄的間諜戰開始了。一到布拉格,貝倫斯就會見了捷克總統貝奈斯的代表,表示自己背棄希特勒的決心,並向他透露了幾份關於圖哈切夫斯基的“罪證材料”。獲得了這份情報後,貝奈斯深信不移,立即電告斯大林。很快,貝倫斯被安排同前蘇聯駐柏林大使館的伊茲賴洛維奇見麵。貝倫斯讓伊茲賴洛維奇看了偽造的兩封原件,雙方即開始討價還價,這份文件最後以300萬盧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