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保衛莫斯科(1)(2 / 3)

第一階段的順利進展,使希特勒覺得東方戰役的勝利已是板上釘釘了。

希特勒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他認為攻占莫斯科簡直是探囊取物。於是,10月7日,希特勒專門簽署了一項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不準包克接受莫斯科的投降,即使主動投降也不予接受;德國軍隊也不需要進入莫斯科,隻需用炮擊和轟炸予以毀滅。另外,希特勒覺得光用炮火還不夠——還需要加上大量的燃燒彈和高爆炸藥,直到把莫斯科夷為平地才能解除內心深處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仇恨。

法西斯處心積慮地要把厄運降落在莫斯科頭上,如今它又確實像一群餓狼一樣瘋狂地向她撲來!莫斯科——這座偉大的城市,著實讓全世界屏住氣息。

2.莫斯科全民皆兵

莫斯科已成為最靠近前線的城市了。在這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以斯大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作出在莫斯科近郊殲滅德軍的決定,采取攻勢防禦的果斷措施。根據斯大林的指示,蘇聯紅軍依靠前線防禦工事係統,組織了堅強的攻勢防禦,以削弱和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贏得時間,準備集中後備力量,在一定時機轉入反攻,給敵人以殲滅性打擊。

在1941年10月的艱難日子裏,負責保衛莫斯科的西方麵軍軍事委員會發出了告全軍書,其中寫道:

“同誌們!在我國麵臨嚴重危險的時刻,每個軍人的生命應該屬於祖國。祖國號召我們要成為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堵住法西斯匪幫去親愛的莫斯科的道路……”

在當時莫斯科有一句很流行的話,“俄羅斯雖大,但已無處可退卻,因為後麵就是莫斯科。”就充分說明了當時的危急情況和莫斯科軍民高漲的士氣。

根據斯大林的命令,10月17日新建立了加裏寧方麵軍,從莫斯科西北麵阻擊德軍的進攻。10月19日,國防委員會號召首都人民要不惜一切代價,配合紅軍,誓死保衛莫斯科。20日,《真理報》發表《阻止敵人向莫斯科前進》的社論,動員全市人民在敵人到達首都之前,用自己的鮮血把他們埋葬。莫斯科召開全市積極分子大會,號召全市人民把首都變成一座攻不破的鋼鐵堡壘。

在莫斯科最危急的日子裏,全市人民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表現出了一種“臨危不懼、氣壯山河,誓與敵人決一死戰”的英雄氣概。他們豪邁地說:敵人在哪裏進攻,我們就在哪裏殲滅他們!”我們要在紅場上為列寧而戰鬥,決不讓納粹的血手玷汙列寧的陵墓!

人民群眾的巨大支持,使前線的指戰員深深地感受到,全城的人都在保衛首都,全國都在保衛首都,這給了他們進行莫斯科保衛戰的巨大鼓舞。朱可夫在他後來的回憶錄中對此深有感觸地說:“當我們談到莫斯科保衛戰的英勇戰績時,我們所指的不僅僅是軍隊英雄的戰士、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的戰績。在西方麵軍以及在而後各次戰役中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完全是首都及莫斯科軍民團結一致和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全國、全體蘇聯人民對軍隊和首都保衛者進行有效支援的結果。”

3.紅場大閱兵

希特勒就剩下一個莫斯科了,本來他認為蘇軍沒什麼了不起的,隻要他的裝甲鐵蹄稍向前驅,克裏姆林宮就會握於已手,斯大林就會向他低頭。但是,隨著蘇軍愈來愈強的抵抗和天氣的變冷,慢慢地在希特勒的心頭開始蒙上了一層陰影,很快他就意識到“斯大林是他真正的對手”。

曆史總會出現某種驚人的相似之處。1812年,拿破侖統帥著浩浩蕩蕩的法蘭西大軍橫掃歐洲,但在莫斯科城下卻大敗而歸。據說,那是上帝拯救了俄羅斯,因為就在拿破侖勝利在望時,嚴寒突然降臨。

1941年的冬天,上帝又一次站到了俄羅斯人的一邊。10月1日,莫斯科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雨;10月6日,莫斯科周圍的廣大地區就飄飄揚揚地下起了第一場冬雪。越來越壞的天氣使德軍的“台風”計劃開始時的那種神速,就好像突然踩了緊急刹車般一下子停了下來。連綿的秋雨使許多河流決堤,大片大片的地區變成粘如膠狀的沼澤,德軍不得不聽任爛泥的擺布,道路上的稀泥經常沒到膝蓋,乘車行進的大軍不得不停下來,正在打仗的坦克也不得不撤下來,去拖拽陷在泥坑裏的大炮和彈藥車。步兵在泥濘中一步一滑,弄得疲憊不堪。

然而,在大雪中的德軍真可說是“雪上加霜”。11月3日,第一次寒潮襲來,氣溫一下子就降至零攝氏度以下,而且還正在迅速下降。11月13日,零下8攝氏度;27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凜冽寒風,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裏,使莫斯科的氣溫降至零下40攝氏度。地麵上結了厚厚的一層冰,德軍的機械化部隊終於又可以重新開動了。但是,把坦克從泥濘中解救出來的嚴寒卻無情地摧殘著那些不得不驅車作戰的士兵。冬天,使德軍麵臨著更大的困難:後勤供應不足,缺乏防寒設施。許多士兵穿著單薄的夏衣,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不少人嚴重凍傷。數以千計的德軍士兵被凍成殘廢,許多人染上了使人寒顫不止、全身無力的瘧疾。寒冷的天氣使得大炮上的瞄準鏡失去了作用。燃料常常凍結,汽油也凍成了粘糊狀,發動坦克時,得先在底下點火烘烤一陣才行。抱怨、沮喪情緒開始充斥德軍,許多人開始談起1812年拿破侖的失敗和俄國在塔魯季諾的紀念碑,他們無可奈何地歎息道:上帝為什麼總是偏袒俄羅斯呢?然而,冬天的來臨,卻使希特勒愈加催促著法西斯德軍向莫斯科發起新的更加猛烈的攻擊。他要抓緊時間摧毀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