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木村兵太郎(2 / 2)

3.放任日軍暴行

太平洋戰爭打響後,日本陸軍相繼占領了新加坡、香港、菲律賓等地,1942年5月,又占領了緬甸。翌年8月,日本政府假惺惺地宣布承認緬甸“獨立”,並在仰光設立日本駐緬甸大使館。

事實上,日本侵略軍從占領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域的第一天起,就露出凶殘和貪婪麵目,瘋狂掠奪這裏的資源,殘酷鎮壓和屠殺當地民眾,妄圖以血與火維持殖民統治秩序。其中,有被稱作“巴丹死亡行軍”的虐待英美戰俘的惡舉;有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瘋狂“大檢舉”、“大逮捕”,屠殺無辜平民的暴行;特別是從1942年11月到1943年10月間,占領軍為了修築泰緬鐵路,強迫數十萬英美軍戰俘和勞工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服苦役,先後有一兩萬名戰俘和25萬名勞工悲慘死去……這一切都是木村擔任陸軍省次長期間日本軍隊在各地犯下的戰爭罪行,除陸軍大臣負有責任外,木村也難辭其咎。

1944年7月,東條內閣被迫總辭職後,木村兵太郎出任緬甸派遣軍總司令,木村上任以後,對日本軍隊的殘虐行為繼續采取放縱的態度,甚至強征30餘萬名印度尼西亞壯丁充當“兵補”,驅趕他們到緬甸和新幾內亞作戰,其中有90%的人悲慘地死在熱帶叢林中,也給緬甸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木村負有不可推卸的罪責。

當時,隨著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崩潰,日軍在東南亞各個戰場也呈現出不可挽救的頹勢。木村拚命組織軍隊固守陣地,力圖扭轉敗局。1943年10月,中美和英印聯軍開始反攻緬甸,木村指揮的三個師團損失慘重,不得不收縮兵力,節節敗退。到1945年初,中美和英印聯軍逼近仰光,木村麵臨著岌岌可危的態勢。1945年4月23日,木村丟下部屬和軍隊,隻率幾名隨從乘偵察機倉皇逃出仰光,日本在緬甸等地的殖民統治宣布崩潰。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美國占領當局以木村參與和策劃對美、英發動的侵略戰爭而將其列為A級戰犯嫌疑人。

1948年11月12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定犯有“共同謀議侵略戰爭罪”(反和平罪),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罪,對美國的侵略戰爭罪,對英國的侵略戰爭罪,對荷蘭的侵略戰爭罪,以及“違反國際法的戰爭犯罪”(包括授權、命令、允許違法行為,無視違法行為的責任)等共計7項罪名,被判處絞刑(被判處無期徒刑以下的戰犯多為6項以下罪名)。

當時,日本辯護方稱,木村不過是陸軍次長,地位低微,不應視為主要戰犯。

但起訴方指出,木村是陸軍省僅次於陸軍大臣的人物,實際上承擔陸軍大臣的職責,他不僅讚同陸軍大臣的政策,而且是具體推行這一政策的實際首腦,包括他任職期間日軍違反戰爭法規的行為,他都負有決定性的責任。

4.絞刑架下結束罪惡的一生

不論木村兵太郎如何掙紮,如何的瘋狂也不能改變日本軍國主義最終戰敗的命運。

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木村兵太郎百般抵賴,法官們想出了一個辦法,讓木村兵太郎和其他幾名戰犯互相揭發。於是東條英機、木村兵太郎、板垣征四郎、鈴木貞一、星野直樹幾人被同時帶上了法庭。

這些戰犯在單獨受審時都各個拒不交待,但是法官們的這一招讓這些戰爭罪人一下都露出了老底。自己的罪行是不想承認,但揭發起別人來倒是個個起勁,當然,連“自己人”都把自己“出賣”了還能如何抵賴,再加上犯罪事實證據確鑿,到最後,每個人都還是把自己的罪行一一交待。木村兵太郎因發動戰爭和違反戰爭法規罪被判處絞首刑。

麵對絞刑架,這個驕橫的殺人魔頭,“緬甸屠夫”完全沒有了戰時的氣焰,在正義麵前一臉沮喪,渾身顫抖。在走上絞刑台之前,給他的夫人留下了臨終遺言:“我走了,懇望愛妻英鳳子想開些。超脫了死,便是永恒的生,願護佑神保佑我倆來世仍結良緣。我將成為你們的指路標。”這臨終遺言他的夫人到是繼承的很好,所謂“指路標”就得看看他的夫人做了什麼。

5.不辨善惡的妻子

日本在戰後成立了很多的戰爭遺族會,有名的有“戰爭遺族會”、“日本遺族會”、“白菊遺族會”、“軍恩聯盟全國聯合會”、“報答英靈會”、“全國戰友會”等等。木村兵太郎的夫人就是其中“白菊遺族會”的會長。

這些戰爭遺族會是做什麼的?他們都是日本右翼分子成立的積極為戰爭翻案的日本在侵略戰爭中陣亡者家屬組織。他們一是要求日本政府提高遺屬補助金,二是實現政府官僚正式參拜靖國神社,從而達到國家保護靖國神社的目的。他們積極支持政府官員參拜靖國神社,支持右翼分子掩蓋日本侵略罪行,篡改曆史。

原來,木村兵太郎的夫人就是這樣繼承其夫的遺囑,“指路標”就是木村兵太郎陰魂不散,讓他的遺屬繼續做著違背曆史事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