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淡泊名利、默默奉獻(2)(1 / 3)

2008年,公司當年生產並銷售了礦山用泵39台,所有機架都由張寶生和徒弟倒班完成,全年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僅地震的那個月就實現收入1200萬元。這個成績,到目前為止依然是公司月銷售最高紀錄,也是張寶生個人創下的生產最高紀錄。近6年來,張寶生與他的徒弟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達80餘萬元。

在航天隊伍中,不都是受人矚目的英雄,許多航天人都默默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航天工程設計大大小小千萬個環節,哪怕是一個細小的環節,都是非常重要。張寶勝雖然隻是一名小小的鏜床工,但是他卻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甘做航天工程的一顆平凡的螺絲釘。

平凡是奔向成功的助跑器,失去了這個助跑器,你將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心力,經受更多的磨難,因為沒有在平凡中積澱過“人生飽滿度”,你會缺少起碼的工作態度與拚搏精神。而這是你締造自己卓越的職場人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這一點來說,平凡崗位是一種能力積累,卓越人生則是你的前進方向。

有的人看不起平凡崗位,總覺得埋沒了自己的才華,不肯踏踏實實的工作,或者整天怨天尤人,好高騖遠;或者消極放棄,悲觀絕望。他們犯了同一個錯誤,認不清自己的定位,忽視了基礎崗位的重要性。實際上,奇跡的創造者往往是那些最普通的人,平凡中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偉大。在航天事業裏,無數的無名英雄在平凡的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像螺絲釘一樣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地工作著,用自己誠實的勞動,無怨無悔地默默奉獻,支撐著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他們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真正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得到了社會和人民的讚譽和認可。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對一個人來說,所期望的不是別的,而僅僅是他能全力以赴獻身於一種美好事業。” 在新的曆史時期,各行各業都麵臨著一個嶄新的發展前景。在隨之而來的各種機遇和挑戰的衝擊下,我們要堅定信念,堅守崗位,牢記“螺絲釘精神”,把無私奉獻、不求索取作為個人價值體現,以合格的思想素質、嶄新的精神麵貌,堅定的工作理念,勇敢接受新任務和新考驗的挑戰,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寫下不悔的篇章!

第十七章 矢誌航天,淡泊名利

甘居幕後,甘當人梯

什麼是人梯?人梯是什麼?它源於古代向上攀高、攻城拔寨、翻山越嶺的集體配合行動。它是一種人抬人、人推人,用自己血肉之軀把同伴推上高處的奉獻行為。

長江後浪推前浪,每一份蓄勢待發的事業,都需要所有人為此作出默默地努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出璀璨的光芒,離不開無數老一輩航天人的努力,他們不求名利,遠居荒漠搞科研,對於本職工作,他們做到無怨無悔。同時,他們還發掘、培養新人,使航天事業後繼有人,迸發勃勃生機。

全國勞模、冷焊專家陳鍾盛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所屬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的退休職工,已經70多歲了。雖然退休多年,但一直為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知識技能,幫助單位解決問題,培養新人。

1955年,陳鍾盛被分配到公司當了一名機修技術員。可是等他進了工廠,趴到繪圖板上拿起畫規和三角板時,卻驚訝地發現機床上的很多部件是用鑄鐵製成的。其重量約占機床總重量的80%以上。可是多年來,鑄鐵件損壞後卻無法修複,工人們要麼更換備件,要麼自製一個新的。而製造一個新的鑄鐵件又實在太麻煩,不僅周期長、成本高、浪費大,而且還影響了型號的生產進度。陳鍾盛去請教老同事。老同事告訴他鑄鐵件並非不可以修,理論上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熱焊法”,一種是“冷焊法”。其中“熱焊法”因條件苛刻,極少有人采用。而“冷焊法”卻具有操作簡便、零件變形較小和適用範圍廣等特點,不過這種焊接技術比較複雜,長期以來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這個信息使陳鍾盛看到了希望。1962年,陳鍾盛決心攻下鑄鐵冷焊這個難關,結束鑄鐵件不能修複的痛苦曆史。攻克鑄鐵冷焊術的關鍵首先是試製一種性能良好的焊條。到1966年,經過無數次試驗,陳鍾盛在其他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的大力協助下,終於成功試製出了一種奧氏體鐵銅焊條,並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工藝方法,突破了鑄鐵冷焊的技術難關,填補了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空白。到1972年,他先後試製成功了9種不同規格、不同性能的鑄鐵焊條,擴大了鑄鐵冷焊的應用範圍,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為此,1978年陳鍾盛光榮地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他的鑄鐵冷焊技術榮獲了重大科研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