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之所以選擇這裏登陸,是因為從維爾河口到阿羅門奇之間正處在美軍猶他海灘和英軍海灘當中,位置非常重要,而這段32公裏長的海岸隻有這一段還勉強可以登陸,其餘地段都是懸崖絕壁根本無法登陸。此外盟軍認為這裏的守軍是第716海防師的一個團,既無裝甲部隊,又無機動車輛,士兵又多是後備役,戰鬥力很差。實際上,3月中旬隆美爾為加強諾曼底地區的防禦力量,從聖洛調來精銳的野戰部隊第352步兵師,該師的一個主力團就部署在奧馬哈,而盟軍情報機關直到登陸部隊出發後,才查明第352師的去向,但為時已晚。
在奧馬哈登陸的是美軍第5軍第1師和第29師的各一個團。由霍爾海軍少將指揮的O編隊負責運送。6月6日3時到達換乘區,當時海麵上風力5級,浪高12米,有10艘登陸艇因風浪太大而翻沉,艇上所載300名士兵就在海麵上掙紮。沒有翻沉的登陸艇上的士兵絕大多數人都暈了船,再加上海水打進艇內,士兵們又冷又濕,當到達海灘時,士兵們已經精疲力盡。
美國第1機械化步兵師組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最初稱美國第1遠征師。美陸軍第1機步師隸屬於第7集團軍,除其第1旅駐美本土堪薩斯州賴利堡外,餘皆駐德國維爾茨堡,是美軍目前在歐洲戰區前沿部署的惟一機步師。該師是以坦克、機械化步兵分隊為主體的包括有空中突擊力量的諸兵種合成部隊。該師具有快速的機動力、強大的火力與突擊力以及裝甲防護力,作為美軍支援北約軍事行動的待機部隊,可隨時用於支援美軍歐洲總部和中央總部在歐洲、非洲和中東部分地區的特遣作戰。第1機械化步兵師是美國陸軍的絕對王牌,該師成立以來參加了美國曆次主要的戰爭,並且都是戰鬥中的攻堅力量。
更糟糕的是盟軍在登陸前的火力攻擊中,最初為達成戰術上的突然性,在預先航空火力攻擊時沒有對這一地區進行轟炸。6月6日5時50分,由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組成的艦炮火力支援艦隊實施40分鍾的艦炮火力攻擊,可由於害怕霍克角德軍岸炮射擊,軍艦隻是在遠距離上進行射擊,準確率很低。6時由480架B-26轟炸機對德軍防禦陣地進行直接航空火力攻擊,投彈達1285噸,但當時雲層又低又厚,飛行員怕誤傷己方部隊,故意延遲30秒投彈,結果1285噸炸彈都落在5公裏外。所以德軍的防禦工事和火力點大多完好無損,當盟軍的火力攻擊剛一結束,德軍的炮火就開始射擊了。
計劃伴隨登陸兵登陸提供及時火力支援的水陸坦克,在西段的32輛中有27輛在下水後的幾分鍾裏就因風浪太大而沉沒,餘下的5輛有兩輛是駕駛員技術高超戰勝風浪駛上海灘的,另3輛要歸功於一位坦克登陸艇長的主動精神,他見第一輛坦克剛下水就在風浪中沉沒,立即命令關上艇首門,將餘下的3輛直接送上海灘。在東段指揮員見風浪太大,水陸坦克無法下水,也命令將坦克直接送上海灘,但這樣一來到達海灘的時間提前了,為了等待配合作戰的裝甲車輛,坦克登陸艇不得不在海岸附近徘徊等待,德軍抓住機會猛烈炮擊,擊沉了兩艘坦克登陸艇,直到6時45分,水陸坦克和裝甲車輛才駛上海灘,可剛上海灘,就被德軍炮火摧毀了好幾輛。接著第一波1500名士兵開始突擊登陸,因為海中有一股向東的潮汐,以及岸上彌漫的硝煙,使得士兵難辨方向,隊形也變得混亂。登陸時士兵們要先趟水涉過1米多深、50~90米寬的淺水區,再要通過180~270米寬毫無遮掩的海灘,才能接近到堤岸,而且這一切都在德軍密集而猛烈的炮火下。所以在最初的半小時裏,這1500名士兵根本無法投入作戰,隻是在淺水中、海灘上為生存而苦苦掙紮。在第一批登陸的8個連中隻有兩個連登上預定海灘,但也被德軍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由工兵和海軍潛水員組成的水下爆破組,傷亡慘重,裝備丟失、損壞嚴重,但仍克服困難冒著德軍炮火開始清除障礙物,在東段開辟出兩條通道,在西段開辟出四條通道,可惜在漲潮前來不及將通道標示出來,後續登陸艇一直找不到通道,擁塞在海灘上聽任德軍炮擊。
第二波於7時到達海灘,正逢漲潮,德軍炮火非常準確猛烈,完全將登陸部隊壓製在狹窄的海灘。兩個小時裏美軍在西段沒有一個人衝上海灘,在東段也僅僅占領了9米寬的一段海灘。海麵上擠滿了登陸艇,秩序異常混亂,海灘勤務主任隻好下令隻許人員登陸,車輛物資一律暫時不登陸。此時美軍第1集團軍司令布萊德利根據幾份零星的通信和軍艦嘹望哨的報告,知道登陸遇到極大困難,勝利幾乎不可能了,他打算放棄在奧馬哈的登陸,讓美軍第5軍後續部隊在猶他海灘或英軍的海灘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