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盟軍已經像洶湧的潮水一樣,不斷湧向歐洲大陸,然而,還必須采取進一步的措施,才能使這股洪流真正不可阻擋。
“桑樹A”毀於大風暴,使盟軍愈加感到必須馬上奪取瑟堡港,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盡可能不受天氣的擺布,使增援部隊和補給品有一個穩定的來源。
瑟堡港是盟軍生命線上的隘口,必須奪取,然而,又是談何容易!
那裏原來防禦就很強,其所處的位置又易守難攻,況且,希特勒下了死命令,要求守住瑟堡。
在瑟堡的所有德國人都被編入了現役,使瑟堡成為一個擁有4萬多守軍和幾十個大口徑炮兵連和暗堡炮連的要塞,在瑟堡外圍,德軍形成了一條比較穩定的戰線。
美第7軍軍長柯林斯少將率部穩步地向科坦丁半島前進,進攻鋒芒直指瑟堡。6月18日第7軍切斷了科坦丁半島。到6月22日,他的兵力已增到了4個步兵師、2個空降師、2個摩托化偵察營和2個坦克營。
柯林斯少將根據德軍在最後一階段的撤退速度,認為已經不再需要艦炮火力支援,便可輕鬆地拿下瑟堡。可是德軍在撒到瑟堡市郊的防線之後,便不再繼續撤退了,而是轉過身來開始轉入防禦,擺出了一副負隅頑抗的架式。
德軍環形防禦是一道從瑟堡向西延伸11公裏,向南延伸6公裏,向東延伸13公裏的弧形野戰工事和築城地帶。麵對這些欲做困獸之鬥的德軍,柯林斯不得不改變決心,申請艦炮火力支援。
此時,陸軍已經推進到瑟堡近郊,第9師在左翼,第79師在中路,第4師在右翼。到6月21日夜間,第7軍的先頭部隊已到達離該城約2公裏的半圓形地帶。兩個海角的德軍已被包圍在相互隔離的兩個“口袋”裏。
美國海軍少將戴約指揮的第129特混艦隊擔任了攻擊瑟堡的火力支援隊,該編隊下設兩個大隊並配有一個掃雷艦大隊。
6月25日4時30分,戴約少將指揮的火力支援隊從波特蘭出航,順利地渡過海峽。第1大隊於9時40分到達瑟堡以北15海裏處,第2大隊在其東邊數海裏處,做好了火力支援的準備。
柯林斯少將生怕艦炮傷了自己的部隊,所以各艦隊開火前要占領近距離火力支援陣位。不但如此,各艦艦長還得到通知,中午前不得射擊,除非敵人向他們開火。從12時起,他們才可以對那些由“艦炮火力岸上控製組”指定的目標以及向他們開火的德軍岸炮連射擊。
12點過去了,因為沒有得到召喚,艦炮仍然保持著可怕的沉默,艦員們虎視眈眈地注視瑟堡。
這種沉默隻持續了5~6分鍾,瑟堡港西邊奎爾村出現了火炮發射的閃光,德軍150毫米岸炮連打破沉默,猛烈轟擊了去瑟堡港以北的近距離火力支援區的掃雷艦,美軍艦炮則以極快的速度開始了反擊。
4艘英國巡邏艇施放了煙幕,就在德軍第2次齊射所激起的水柱還沒有落下之前,戴約就發出信號:“對準正在向掃雷艦射擊的敵炮連直瞄射擊。”頓時,奎爾村立即被炮火覆蓋了,一場岸艦之間的激烈炮戰開始了。美軍的軍艦一邊規避著敵人的齊射,一邊在校射飛機的協助下發出一串串準確的炮火,正在進行進攻作戰的美第7軍得到了及時而準確的火力支援。
第2大隊在轉到近距火力支援區時,遭到了德軍猛烈的炮火襲擊,他們無法按計劃與第1大隊會合,因此,他們不得不去對付萊維角的敵“漢堡”炮連,這個德軍岸炮連射程遠、射界寬,可以對瑟堡的海上接近地進行有效射擊,必須打掉這個岸炮連!
於是,這裏也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炮戰,岸艦之間彈如飛蝗,空中、海上和陸地能看見的隻有炮火的閃光、衝天的水柱和滾滾的濃煙……
瑟堡海麵的炮戰愈來愈激烈,雖然有些艦隻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但整個火力支援隊在校射飛機的協助下卻愈戰愈勇。當上級規定的90分鍾艦炮火力準備即將結束時,戴約感到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他不願按規定時問撤出戰鬥。在與第7軍軍長柯林斯少將取得聯係的前提下,艦炮火力支援又持續了80分鍾。
在艦炮的有力支援下,美陸軍從後麵攻占了魯爾炮台。
6月26日,第9師和第79師攻入瑟堡市區,經過激烈的巷戰,德軍守備司令和瑟堡海軍司令投降。
瑟堡戰役結束了,但付出驚人的代價。戰場上彈坑遍地,彈痕累累,綠色植物所剩無幾。在東倒西歪的納粹掩體中,到處是各種殘骸:彈藥箱、各種子彈和破衣爛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