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夠擊退駐守在巴黎的盟軍呢?這是一個令盟軍指揮官傷腦筋的問題,指揮部裏的高級將領們分析著來自地下組織、偵察隊員等各方麵關於德軍的情報,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著激烈的爭論和探討。早在1943年5月,美英兩國領導人就已認識到,解放巴黎和收複法國國土,要尊重法國人的感情,讓戰鬥法國部隊參加盟軍在法國的作戰行動,這在政治上是很重要的。據此精神,盟國聯合參謀長會議曾考慮讓戰鬥法國部隊派1個師的兵力參加盟軍的突擊部隊。摩根將軍甚至在1944年1月中旬討論盟軍占領巴黎計劃時說:“在最先進入巴黎的部隊中應有法國人,這一點極為重要”。艾森豪威爾將軍接受了這個建議,並答應從北非調來1個法國裝甲師,在法國北部與美軍協同作戰。這樣,由雅克菲利普·勒克萊爾將軍指揮的法軍第2裝甲師才得以同盟軍一起在諾曼底登陸。然而,在盟軍諾曼底登陸產後的最初一段時間內,艾森豪威爾未就攻占巴黎問題做出最後決定,他最初隻是打算繞過巴黎,先在其他地方進攻敵人,孤立駐守巴黎的德軍,以便盡可能不在解決該市的問題上耽誤時間。據此,蒙哥馬利將軍在8月20日下令,讓第12集團軍群“將其右翼集結在巴黎以西或西南部,並在司令官認為時機合適時而不是在此之前攻占該市。在占領巴黎成為一個正確的軍事主張之前我們不應試圖這樣做;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這是符合最高司令的看法和願望的,這一計劃將執行到他下達占領該市的命令時為止。”
前線上的戰鬥風雲變幻莫測,而與此同時,在法國本土上,
抵抗法西斯統治運功的力量也得到空前的發展,就在盟軍諾曼底登陸時,法國國內武裝力量總數達到50萬人。其中法被抓的通敵嫌疑人國共產黨是國內抵抗運動的中堅力量,它不僅積極參加抗德鬥爭,而且組織和宣傳群眾,領導法國人民舉行武裝起義。在6月6日盟軍開始諾曼底登陸的當天,法共發表了《告人民書》,在人民群眾中引起廣泛的反響,法國愛國人士紛紛揭竿而起,積極投入起義的洪流。截至1944年7月中旬,起義遍及40個省份。他們配合盟軍登陸,破壞德軍運輸線,炸毀敵人軍火庫,瓦解敵軍後方,消滅占領軍。據德國占領軍報告,僅在1944年6月6日至7月4日期間,法國起義者就消滅德軍7900人。到8月份,法國南部、西南部、西北部和中部的許多省份已獲得解放。如果不是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和盟軍最高司令部的個別領導人一再限製武裝鬥爭的規模,以避免“無謂犧牲”,那麼,抵抗運動的作戰行動會取得更大成效。
巴黎形勢也和法國各地形勢一樣,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巴黎及其近郊的抵抗組織在巴黎地區的法國內地軍司令、共產黨員羅爾唐居伊上校的統一指揮下,積極開展武裝鬥爭,不斷襲擊德國占領軍的運輸車輛和倉庫,破壞供電網和電話線。僅6月8日~25日,他們就進行了93次作戰行動。特別是在7月14日這個曆史上攻占巴士底獄的重要紀念日,巴黎解放委員會號召全體巴黎市民,參加大規模的反德示威遊行。在這一天,盡管維希政府和德國占領當局明令禁止罷工、集會,但是仍有10萬人上街遊行。法國巴黎是革命的勝地,法國人民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裏,不顧維西政府反動統治的白色恐怖。正如羅爾-唐居伊1944年8月7日所記述的:“對於巴黎軍團來說,敵人未曾決定實施拚命抵抗。恰恰相反,1944年7月14日的示威遊行成為我們舉行起義的前奏。”
正在被示眾的一女通敵分子8月10日,巴黎鐵路工人開始罷工。接著,法國其他地區的鐵路工人也跟著罷工,郵電工人、煤氣工人、電業工人和公共事業工人也相繼發起罷工。8月15日,駐守巴黎的1.5萬名警察也加入到罷工的行列。工人們破壞鐵路運輸,使德軍無法調動部隊和運送武器裝備,也無法從巴黎運出軍需物品。
緊接著8月15日,法共機關報《人道報》發表了法共中央書記杜克洛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奪取巴黎之戰》。作者強調指出,“奪取法國首都之戰的時刻已經到來。”根據法共中央的指示,8月18日,法國總勞動同盟號召巴黎市民舉行總罷工。是日夜,巴黎市區和城郊貼滿了宣傳畫,上麵寫著共產黨議員對人民的號召:“我們號召巴黎和城郊的人民發動起義以求解放。人人參加鬥爭。這是巴黎地區全體居民的責任。”
當時的巴黎城的德軍多達2萬人,其中1.5萬人防守城郊的環形防線,5000人駐守在城內。他們裝備有80輛坦克、60門火炮和60架飛機。8月7日,希特勒撤銷了波伊涅布爾格一連格弗爾德將軍的巴黎城訪司令職務,原因是他與7月20日的暗殺事件有牽連,由馮·肖爾蒂茨將軍接任此職。新的城防司令權限比其前任有所擴大,他對希特勒直接負責,主管德國在巴黎的黨政軍一切大權。為了固守巴黎,肖爾蒂茨采取了一些臨時防禦措施:把安全部隊部署在巴黎的西部和南部,在市區內部署1個機動營。把司令部的工作人員編成“警戒部隊”,在交通要道設-些路卡,把一些婦女改編為護士。更有甚者,他把守備部隊分別部署在36個支撐點上,準備依托有利地形,阻止盟軍的進攻。有意思的是,這位希特勒忠誠的納粹分子卻擔心死守巴黎城有可能使聞名世界的古城變成一堆廢墟,那麼比起他作為納粹分子塗炭生靈的色當更有罪過,然而棄之逃跑,希特勒肯定不會放過他。鑒於這種情況,他請示約德爾該如何辦,後者堅持要他守住巴黎。後來,肖爾蒂茨又請示尚未離職的B集團軍群參謀長斯派達爾,斯派達爾告訴他,B集團軍群指揮部希望他對巴黎不要做出戲劇性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肖爾蒂茨玩起了一麵布防、一麵談判的拖延戰術,以靜觀戰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