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別宴(1 / 2)

第二十五章別宴

那日林謹知暈倒,本來不是什麼大事,隻是他在早起時,順口叫了亡妻的名字,待看到上來伺候的是王姨娘之後,方才想起老妻已經不在多時了。卻又被內心有恨的王姨娘挑撥了幾句,他自楊氏去後,身子也不大爽利,入冬以來便覺身重頭暈的時候多,被王姨娘搶白了幾句便氣血上湧,暈了過去。正好朱軾在外求見,聽得二門上的小廝一陣慌亂,連叫去請住在別院的老張太醫,心知是林謹知身子出了事,一邊叫人去往華棠院送信兒,一邊也顧不上內外有別,竟直接衝進了內室,把王姨娘唬得連忙避退。

到是林謹知之前一直身子強健,老大夫看過幾回,也都說隻是最近家中逢事弄得精神不好,又碰上秋冬之季,連帶著身子有些弱,開些補藥補一補也就是了。隻是心病還需心藥醫,若是侯爺自己精神一直不佳,那身子想要好起來,便是人參雪蓮大還丹之類也辦不到的。

朱軾聽了內裏暗自神傷,麵上卻打起精神,隻笑道:“方才一時情急,擅入內寢,還望林兄恕罪。”

林謹知靠在榻上,隻道丹瑞與我何分彼此,不妨事不妨事。他本不是在意這個的,兼之和王姨娘本就沒什麼話說,有朱軾在身邊說說笑笑的,到是心情好了不少。待林海、葉澄觀、蘇錦華等回轉之時,他早就沒什麼了。

看兒子如此焦急自己的身體,林謹知自感老來慰懷,葉、蘇二人告辭後,他見身邊隻有林海和朱軾這兩個如今世上最親近的人了,他有話和林海說,也不必避開朱軾,便把最近一些時日思索的事情說了出來:

“我最近覺得姑蘇雖是林氏根本,又是祖宗長眠之所,可自你母親去後,處處看著都是傷心之地,因此想著不如換處地方,揚州、鎮江、金陵……哪裏都好……將來,將來我們還是得回來的,隻是現在我實在不想留在府裏了……”

林海聽了先是一驚,複又覺得反正林家本支隻此一處,母親去後便隻有父子二人。他這一科的會試雖然不能參加了,但下一科必是要去天京城的,且將來若為官為宦,還不一定把自己分配到什麼地方,老父年紀漸長,也不可能跟著自己到處奔波,到時若想承歡膝下隻怕難了,不如趁著父親現在自己想動的時候,做兒子的陪他動動也好。他既存了這個心思,便一力支持。

這本是林家的家事,林謹知雖不避開朱軾,他在一旁聽了,見人家父子二人有了定論,相談甚歡,便是有些意見也不好說出口了。

卻原來林謹知自和楊氏結縭以來,感情實是深厚,偏他是個口笨的,心裏對這妻子百般滿意,說出來的話卻十中無一。他又是個一心撲在茶園上的,朱軾對他以茶做引,他便日日在外邊操心勞力,忽略了妻子的種種模樣也是有的。等楊氏去後,他方才從楊氏的一個陪房那裏聽了些首尾,震驚之餘,隻覺愧對老妻。待他細細回想之後,卻更覺出了楊氏的好,可朱軾畢竟沒有說過、做過什麼,他也始終不想失去這麼個知己,這樣日日在姑蘇侯府、茶園晃蕩,卻越來越心情抑鬱,更引著身子骨也顯病弱。

搬離姑蘇,隨便去哪裏也好。這個念頭一旦生出便無法遏製,林謹知想著自家在大夏各處頗有些宅院,天京城裏且不去說,自從開國以來林家人就沒怎麼去住過。思來想去,唯有揚州的清風朗月別院最是常有人住的,且揚州距離不遠,若是住的不好也可隨時回轉姑蘇。

如是林家有了決定,上自侯爺、公子、門客,下至看門的、燒火的、采買的家人,都如陀螺般轉了起來。因已是臘月,總要過了年才好做長遠打算。於是景德二十三年的開年,林家分外忙碌。雖然主家人少,遣散了諸位清客,又綜合幾家管事的意見之後,連同林謹知、林海父子,另加朱軾外,統共也沒幾個去揚州的,但除了本來過年就事情繁雜外,更要將內宅外院的各色東西分類整理,什麼東西送往揚州、什麼東西留在侯府,準備把誰留在侯府,又要把誰帶到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