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冶遊(1 / 2)

第二十八章冶遊

徒景之,或者說景德帝司徒偃就在剛才行過玲瓏花界的樓船上。此番南巡,他將太子留在天京城裏,又讓忠順親王陪守,另帶了忠敬親王和三皇子、四皇子這兩個大些的孩子隨行。到得揚州,稍微歇息幾日,忠敬親王司徒循跑過來請他換了便服移駕出遊,道如今揚州流行樓船賞月,今日月色正好,湖上風景夜間別有趣味。司徒偃雖然和司徒循一向兄弟之情淡漠,但麵子上還是要維持的,他又正好覺得心裏煩亂想要出去轉轉,便答應了。

誰知到了那樓船上,除了美酒佳肴,還有一個年約十幾歲,打扮得雌雄莫辯的少年人,司徒循一力稱讚這孩子的歌唱的如何如何好,又要讓他唱首詠桃花的古詩。

司徒偃聽了眼神一暗,道:“咱們既然到了揚州,就唱揚州的物事吧。”

司徒循微微一笑,並不堅持,隻道:“還請三哥點名。”

司徒偃也不去看少年惴惴的樣子,放下手中的纏枝牡丹瑪瑙杯,伸手在紫檀小幾上叩了叩,看樓船外月色清明,淡淡道:“那便唱杜牧的《揚州》吧。好教人記得便是歌舞升平之時,也不可忘了隋煬二世而亡的教訓。”

看司徒循猛然變了臉色,他忽然心情大好,便在少年的歌聲裏踱步到了樓船的雕欄邊。

玲瓏花界本是處狹小的河道,三層樓船又實在高大,要通過此處也需緩行,且河畔的柳樹幾與樓船同高,隨著樓船行駛,不時便有柳條伸到他的麵前。

就在柳枝掩映間,他覺得好像看到了有個人坐在河畔亭子裏。

雖是微服出行,但揚州守軍和隨駕禁軍早就清理過樓船可能經過的地方,別說平日湖上遊蕩的花船了,就是運送禦用物品的官家貨船,也早早得了通知,三更前不許行船。這一夜,注定不少富商大賈沒法出遊,揚州大大小小的青樓沒法營業。林海能沿著河岸亂走,實在是靠了金立手中的牌子之故。

司徒偃看到那人影,立時便想到了如海如今就在揚州,又開始糾結自己到底該不該見他,見了又該如何……

待到少年一曲終了,司徒偃終究坐不住,也不管忠敬的挽留,匆匆下了船。

步履匆匆間,司徒偃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期待著什麼。直到看到了那人的背影,見他竟被巡邏的揚州衛軍如此無禮對待,心中大怒,又見他後退幾步被石子絆著,急忙迎上去護住。那一聲“如海”衝口而出,根本無法遏製。

看著林海,但覺對方已不是記憶中十四歲時的少年人模樣,如今的如海身條已經長成,麵色稍帶倦意,許是近日操持搬家之事所累,不過兩手緊緊抓著自己的小臂,力氣倒是不小,更見可那眼神裏的神采和深情,卻還仍是記憶中當日姑蘇小廟中的樣子。他本有滿腹的心事,一件件都與林海有關,可看著林海的樣子,便覺得自己這一路以來的忐忑與不安就都消散得無影無蹤了。

自從景德帝決定南巡,他時間公布得並不早,從開年到出發總共隻有三個多月時間,對於皇帝出巡來說,準備其實還是很倉促的。不過景德帝並非鋪張之人,且又多次下旨表示一路節儉為上,不可再如上回南巡那般,有的地方沿運河兩岸搭建戲台,也不管皇帝的禦舟是否過去了,隻命各色百戲連演上三天;有的地方在城裏搭建五彩天棚,彩亭聯排,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彩;更有的州府命全城百姓都出來執香跪接……這種種其實景德帝本人基本是看不到的,大半都是由人事後提及,讓他深覺擾民。這一次便時時提點沿路各地方,不可縱欲奢侈,太過擾民,並重申皇帝過境自有規矩,四民安康為上,不用刻意安排接送。更不顧個人安危,提前公布了禦駕出發時將要行走的路線,指明了某省某州為駐蹕之地,以防為了讓皇帝臨時起意要住的時候沒有準備好的地方,便在沿途各地處處建園林館舍,隻為了皇帝住上那麼一個晚上。

雖然景德帝也知道自己這邊說了,底下人的不一定全都照做,尤其是路上已經定了作為暫住的州府城鎮,為了迎奉皇帝,少不得還是要大肆采買裝修,動員全城百姓上街灑掃之類的。總歸不用如上回一般驚動沿途所有城鎮,也算好一些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