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1 / 2)

第三十四章兩小兒

自從景德帝下旨結束南巡要回京之後,揚州城裏各處大小官員、胥吏都忙活了起來。林海與這些無幹,自不去理會。然而從那天揭破了徒景之的身份之後,他雖表麵豁達,內心卻著實有些鬱鬱。更兼那日聽了徒景之的話,顯然是對皇太子並不滿意——這個消息如今在大夏官場也不算是什麼大秘密了。

如今朝中自有一幫太子黨。這次南巡景德帝帶了三皇子和四皇子,這兩位雖然年紀還不足十歲,但已經被拿出來陪著皇帝見過幾次朝臣,四皇子更被單獨讚過數次。三皇子雖表揚得少些,但也有過幾次表現的機會。以前或許沒有,隻怕這次回朝之後,朝中還會多出些三皇子黨、四皇子黨來……

這些本來與林家無關,可林海喜歡上了男人也就罷了,偏那人還是天下之主,這就不由得林海不去關心這些小道消息。好在他前世就對於如何立身處世有過一番思考,且徒景之畢竟還算年輕,現在就去想那麼長遠的事情純粹是給自己堵心,林海把那些鬱鬱的念頭在心裏轉過幾天也就丟開了。

過了兩日,徒景之百忙之中還是找了個空兒,將三兒子、四兒子都帶出來見了林海一麵。

三皇子司徒逸的母妃是淑妃秦氏,四皇子司徒迪的母妃是貴妃劉氏。單從位份上看,也能看出司徒迪的母親更得勢些。劉貴妃當初能在芳嬪得寵的時候入了景德帝的眼,後來更在後宮裏與吳貴妃共掌鳳印,協理後宮,自然也是個貌美有心計的。有這樣一位母親,加上司徒逸、司徒迪兩人出生僅相差兩個月,使得司徒迪從小就對司徒逸這個哥哥很是不忿。從吃穿用度到入上書房讀書後的相互比拚,雖然多是司徒迪單方麵的挑釁,也足夠讓司徒迪把司徒逸當成人生最大的敵人了。

在司徒迪眼裏,此次南巡本來就是他向父皇懇求方得來的好事。司徒逸能跟著一起出來,純粹是父皇為了安撫朝廷說他偏寵才帶出來充數的。果然這一路上各種風景是天京城裏難以得見的,要不是有個礙眼的司徒逸的話,司徒迪會心情更好。

景德帝一向忙於朝政,就算對著太子也很少流露出父親的樣子,本來就不是個慈父。待到到了南邊之後,更是將兩個孩子扔給忠敬親王司徒循,先是各地巡幸,後來又總是一轉眼就不見人影,也不知在忙些什麼。

忽然有一天下午,景德帝把兩個孩子找來,說來南邊許久了,自己也沒騰出時間來與兒子們相處,現在都快要回京了,他於朝政上也忙得差不多了,便要帶他們去平山堂走走,見個青年才俊。

卻是頭天晚上,忠敬親王司徒循要帶著兩位皇侄去遊湖,司徒逸說自己身子弱,吹不得湖上晚風,推卸掉了。司徒迪卻得了宮裏母妃臨行前的指示,這一路上都與忠敬王叔交好,且他孩子心性,便隨著司徒循出去玩。果然夜裏玩得晚了,轉天早上便鼻塞頭疼,涕淚橫流,顯是著了涼。不過若是景德帝隻說帶司徒迪一個人出去,那他就是爬也要跟著父皇的,卻見父皇要兩個孩子都帶著,司徒迪便起了些小性兒,聽景德帝說的也不是什麼要人,便說自己身子著了涼,太醫要讓他臥床為上。果然父皇也沒說什麼,還讓他好好養病叮囑幾句,方帶了走了。

司徒逸從平山堂隻身一人回到行宮後,司徒迪後知後覺地想起來去問司徒逸見了什麼樣的青年才俊。司徒逸看著還發著燒就跑過來的笨弟弟,卻也沒說出什麼來,隻拿出哥哥的款來,道:“四弟好好養病吧。今日之事也就罷了,以後切不可恃寵而驕,耽誤了父皇的事情。”

司徒迪本來也不指望能從三哥這裏聽來所有,哼了一聲,道:“你不說,我自能找到說的人。”轉身跑了。

司徒逸看著弟弟的背影,隻在心裏撇了撇嘴,麵上卻保持著一向淡然的樣子。秦淑妃在後宮最為低調平和,在兩位貴妃鬧起別扭拿自己做法的時候也從無怨恨,讓兩位貴妃都覺出無趣,反而容她默默立於後宮。此次南巡,尤其是處置了吳尤信之後,很有些言語讓司徒逸聽到,他不像司徒迪,聽到後喜形於色,反而斥為胡言亂語,再不許身邊有人將這種話遞到自己身畔。

太子是元後嫡子,又是景德帝長子,他司徒逸和司徒迪無論怎麼看,都不像能扳倒太子自己上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