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承仙籙
賈代善與林謹知兩人都對這門親事很是滿意。
賈代善這邊自不用說,他目光長遠,比起頭腦簡單的賈代化更能體察上意。自從救駕後,他雖壞了身子,讓史夫人一提起來就萬分懊喪,但賈代善自己卻知福禍相依,若非他不能入朝,聖上又豈會對自己如此厚待?
不過雖然知道皇帝恨不得全天下的世家人口都像安平侯林家那般薄弱,但身為賈家人,賈代善還是要為自家兒孫打算的。賈代化那邊已是堂兄弟了,再過兩代自會更加疏遠,因此雖然和賈代化有些兄弟情誼,兩府又比鄰而居,卻並不用自己去為他家打算。自己兩個兒子,賈赦不用說了,小時候看著還算聰明,卻是個性子過激的,不讓他讀書科舉竟讓他墮了邪道,待到碰了南牆又矯枉過正,如今混成了京城裏有名的貪花好色的紈絝。如此做派,讓史夫人對其深恨之,賈代善到不怎麼在意。小兒子賈政,小時頑皮,越大越懂得進退,就是被史夫人看管得嚴,一味死讀書,卻被老父攔著不讓去科舉,心中著實有些難受,如今把滿腔心思都放在兒子賈珠身上。賈代善從不理會兒子的想法,他知以目前朝中局勢看,自己這個榮國公到了賈赦一輩,一無功二無官,必然降爵承襲,到自己孫子這一代,到時爵位也降得差不多了,皇家自然不會再忌憚什麼,讓孫兒們努力也就是了。
而女兒賈敏,是史夫人最小的孩子,又自小聰明伶俐,兩個哥哥對著老父總是戰戰兢兢,隻有她能哄得老父開顏。如今聘到了林家,看林家雖宗族不盛,但曆來也少有姬妾成群的,賈代善對林海的印象又很好,且安平侯夫人已逝,賈敏嫁過去就是當家主母,想來不會受什麼委屈的。
林謹知這邊更不用說,他早就盼著林海娶妻生子,為林家開枝散葉,且又一向信任林海,覺得兒子從小就主意大,辦的事情總是無錯,既是兒子自己看好了,他這個做父親的一力支持便是。何況賈代善是榮國公,當年沙場救過駕的,如今雖因身子不好常年臥床,逢有年節,聖上也都有賞賜,可見並未忘懷。家裏兩個兒子,長子賈赦、次子賈政也都是讀書的,雖未曾科舉入仕,賈赦名聲不佳,卻也隻是世家子弟的通病,並沒什麼妨礙官家的事情傳出,林海如今要在天京城長住,有這麼一門親戚走動走動也好。不過林謹知也知京中之人多有勢利眼的,他又隻有林海這麼一個獨苗,為了兒子的親事,他便拿出林家多年家底,一力要在彩禮上為兒子造勢,好讓榮國府莫要輕看了自家。
確實如林家的顧慮,賈代善雖看好林海,但對林家的內裏還是免不了地輕視。畢竟林家好幾代都在南邊,而賈代善一支早就定居天京城了,林海上京借住賈府時,雖然上京趕考身邊還帶著好幾個丫鬟小廝的做派確是大家子弟,但在用度上並不曾有特別要求,很是隨和,並沒能看出林家財力到底如何。因此上,交換過庚帖之後,賈代善就和史夫人商議過,咱們給敏兒準備的嫁妝還是要更為豐厚一些,咱家不圖女婿的家財,隻因女婿將來有成就才選的他,因此為了不讓女兒嫁過去受苦,嫁妝上便要多多預備,到時候從女兒那裏接濟姑爺,也還算好聽。
史夫人最為疼愛賈敏,幾乎從賈敏出生就開始準備她的嫁妝,自家女兒是公門嫡女,嫁給林海這樣無爵的翰林院七品編修,在她看來實在是低就了。又聽了自家老爺的話,心裏更對林家有些怨懟。不過她究竟出身高,眼光好,男人們看不出來的細心處,她卻能觀察得到。
不說安平侯來訪時的做派和穿戴了,單是林海來拜會兩老時的那身打扮,就讓史夫人把那怨懟之心稍稍去了些。
待林海告辭後,史夫人借著給賈代善交代女兒嫁妝準備事宜的機會,拿出幾匹料子給賈代善看:“老爺看著這幾匹料子如何?”
賈代善武職出身,雖知道些金玉值錢,卻哪裏懂得這些?摸了幾把,隻道:“我看著都好。這些綾羅綢緞,夫人你看著置辦就好,不必和我分說。”
史夫人笑道:“我也不是要跟老爺分說咱們家的東西,隻說今日林姑爺身上穿的,端的是好料子,便是咱們家庫裏梳攏梳攏,也拿不出多少的。我看著怕是薛家進上的東西呢。”卻是因著賈政和薛劭的連襟關係,薛家如今和賈家走動得更近,加上景德帝這兩年也曾把薛家進上的一些布匹料子賞賜各家,史夫人久在貴婦交遊上閑聊,如此便一看知林海身上的衣服料子了。
她一臉輕鬆地道:“如此看來,林姑爺果然如老爺所言,前途無量。”
賈代善也知自家夫人畢竟精明,雖然有些時候過於關注兒女而忽視其他,但見過親家和姑爺之後,也總算轉過彎來了。
林謹知那邊想著林海都二十多了,既然定了親事,便著急成親,賈代善那邊也知親家本在揚州長住,此番入京就是為了親事而來,況林海和賈敏成親後並不回南,就住在天京城裏,史夫人也不愁見不到女兒。於是兩家人都想著快快成親,可偏偏好事多磨,就在兩家人風風火火地籌備婚事的時候,寧國府的賈代化偏有一日喝多了酒又著了涼,又被孫子賈珍偷帶妓/女回府廝混的事情氣著了,以致中風臥床。寧國府又是延請太醫,又是求佛問道的,忙裏忙外了些時日,竟一命嗚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