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清風明月休辜負
林海畢竟公務繁忙,料理了朱軾的喪事,他分赴通州、泰州、海州等鹽政分司,又在幾處大的鹽場逗留了不少時日。此前他在揚州,與各個大鹽商有了些交情,這回下來巡查,又現場見到了鹽場情形,從出鹽的世家到販鹽的商賈,一一交流探訪,直到臘月方才結束了這趟巡視,返回揚州。
在巡視之時,林海多是以官對官,可私下裏,也多有微服之時。這一趟出行,不單奠定了葉澄觀的地位,一眾上下官吏都知道了葉先生可以代表林大人,也讓不少人看到了林大人和徒老爺的出雙入對。揚州城裏也就罷了,無論是甄應嘉知道徒老爺是誰,還是鄭公人老成精知道林大人和徒老爺乃是長久相伴之意,他們兩人沒有動作,自然下邊的許多人也就安靜些。待出行巡視,頗有些地方上的鹽商得了些漫天消息,心想林大人既然也是此道中人,不妨從此處入手討好也是一法。
於是林海初到通州之日,有通州知州帶著當地一班官紳,又有通州鹽運使司的運同、運副和運判等帶著鹽務一班官僚一同迎接林大人,當晚便由當地鹽商胡家起頭,請了父母官江大人和鹽務上的運同楊大人主陪,大家換了便服,在雙清閣上為林大人設宴款待。林海也知這些俗務不好一概推卻,正好徒景之心情好,非要跟著一起去,便帶著徒老爺和葉澄觀一同赴宴。到了雙清閣,通州知州江大人和運同楊大人都已經到場,胡家見林海竟帶著徒老爺一起來了,那雙小眼著實抖了抖,將林大人和徒老爺讓到上座,葉澄觀次座,江大人和楊大人陪座,餘人也有帶著自己的清客的,各自散座。宴上美酒佳肴自不必多言,更有一班絲竹隱在樓閣之中奏樂,酒不過三巡,林海就推說自己身體不適想要離席,胡家重頭戲還未上,自然百般阻攔,又有江大人幫腔。若隻是胡家說話也就罷了,可江大人說了話,林海雖是上官,也不好剛到地麵上就駁人家的麵子,便又坐下,隻道本官不可再飲酒了。
胡家立時命人換上茶盞,又道:“小人家中有一班小戲,在這通州地界也算小有薄名,近日重排了《董西廂》,早聞林大人文采斐然,還請大人鑒賞一二。”便拍掌三聲。
一時絲竹稍停,又複漸起,一個多情才子張生從席邊轉出,又有一個美貌絕倫的崔鶯鶯由嬌俏可人的紅娘奉著從屏風後轉出,唱了一折《待月》。那張生清俊文雅,崔鶯鶯眉目傳情,紅娘妙語連珠,三人你來我往,將一出風流公案唱得婉轉清越。《董西廂》的情節雖稍顯粗陋,但文辭較之《金西廂》更加文雅,拿出這樣一折來,不見粗陋而隻見文雅,饒是林海一向不喜南音,單從這三人的表演上看,也不得不暗讚。徒景之自到了南邊,閑來無事漸漸喜歡上了南音之戲,這時見三人隻全心欣賞。
胡家慣於察言觀色,他見林大人入了戲,心中很是歡喜,待這一折唱完,立時對三人使了眼色。張生便帶著崔鶯鶯和紅娘一起上前拜見林大人,聲音皆是清亮,此時林海方才看出原來這三人都是男子所扮。那張生的少年風流形狀自不用說,崔鶯鶯和紅娘演戲時千嬌百媚,此時並未卸妝卻仍有男子氣概,端的是演技了得。那胡家見林海對三人和顏悅色,還誇獎了幾句,又命人打賞,心中大喜,自以為得計。
胡家又讓三人給林大人、徒老爺和葉先生敬酒。林海因不飲酒,麵前隻有一個茶盞,方才看戲時已經空了,這時張生取了案桌上的茶壺要給林海斟滿,徒景之眼疾手快,立時將自己隻喝了一口的茶盞推到林海麵前,林海就勢拿起徒景之的茶盞放到嘴邊抿了一下,對張生笑道:“本官這裏還滿著呢。”張生見林海不按套路走,他一時呆住,望向胡家這邊。
而紅娘過來給徒景之的酒杯滿了遞過去,徒景之卻不拿酒杯,隻看了一眼那紅娘,紅娘年紀最小,被徒景之看了一眼,手抖了抖,杯子裏灑出了不少酒,有幾滴沾到了徒景之的衣服上,紅娘知道闖了禍,一下子竟扔了酒杯跪到地上。
三人中,倒是隻有那邊崔鶯鶯給葉澄觀滿了酒杯,葉澄觀欣然笑納。
胡家見了林海和徒景之的作為,心中一凜,心知自己好像辦砸了事,又見林大人和徒老爺看自己的樣子著實不善,而葉先生那裏對自己暗自搖頭的樣子很是悲憫。他好歹也是個大家宗主,立時對張生使了眼色讓張生退下,又喝罵了紅娘幾句,終歸是在幾位大人麵前不好喊打喊殺的,隻命人將紅娘拉下去好好調/教就是。
由是林海再度起身說自己要回去歇息時,更無人阻攔,林海便和徒景之相攜而去。胡家和江大人、楊大人見林大人雖走了,可畢竟葉澄觀留了下來,擦了擦汗,心道好歹還算有救,便一力奉承起葉澄觀來。
葉澄觀心中笑倒,麵上隻將那方才倒了酒就立在身旁的崔鶯鶯推開,隻道:“我不耐煩這個。”胡家忙命人將另一套全是女子組成的小戲換下這批全是男子的班底,重又開宴,這一夜仍舊賓主盡歡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