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意綿綿竹馬諫青梅
黛玉見寶釵疾步走了,也顧不上和徒行之打招呼,趕忙追過去,好歹拉住了寶釵,隻道自家三哥三嫂過來小坐而已,隻因是常來常往素來親近的,有些不在意之處,還望寶姐姐寬恕一二。寶釵從來端方謹慎,又因一向覺得林黛玉這裏最能放鬆身心,不料今日忽見了個外男,她本來又羞又氣,正想和黛玉好好分辨一番,聽了黛玉的話卻是心中一動。
如今薛蟠執掌薛家,他雖得幾個老家人照看,自己也知道上進,可畢竟年紀還小,薛劭死後,和官家的線一時失了掌舵,對薛家這樣的皇商很是不利。上一回禁宮裏要新鮮花樣的事情,擺明了就是要刁難薛家,當日薛蟠也在寶釵麵前唉聲歎氣過的。卻是有一日薛蟠興高采烈回了家,寶釵探問幾句,原來哥哥竟通過林家少爺攀扯上了襄王殿下!此後果然那新鮮花樣得了內務府的誇讚,更從此沒有什麼人再來挑剔,讓薛蟠大展拳腳之餘,更讓薛寶釵心中感歎。
襄王是上皇幼子、今上幼弟,他自小養在大臣家裏,這家大臣就是曾做過今上老師的林大人了。這件事如今在天京城裏,隨著襄王的冠禮封王,也不算什麼秘密了。薛寶釵有時想著當日在金陵,哥哥回家哭訴被兩個霸道之人欺侮,自己老爹不但不幫哥哥出頭,還喝罵了哥哥一頓的樣子,又想著在揚州時,老爹讓哥哥一定要好好巴結林少爺,讓自己一定要好好對待林姑娘,那謹小慎微的樣子,在在都讓她心中感慨。即使後來在賈家暫住的日子裏,賈府上下多是稱讚薛姑娘的,可薛寶釵自己一邊要更加端方好得大家的稱讚,一邊心裏也知道林家不單高官厚祿,更和皇家親近,自家再怎麼富貴,自己在賈府再怎麼得人心,也是比不上林姑娘的。
薛寶釵也是個玲瓏心竅的,平日幫薛蟠出些主意料理薛家事務,從哥哥那裏也知林少爺口中的“七哥”就是襄王殿下,那今日林姑娘口中的“三哥”又會是哪一個呢?……
寶釵心中不過幾個轉念,她因見黛玉為了追自己竟跑了幾步,黛玉本就身子有些弱,這時滿頭大汗的焦急樣子很是可憐,寶釵漸漸停了步子,等黛玉過來站穩,她從袖中拿出絹子來為黛玉擦汗,展顏笑道:“看你急的,這臉上出了多少汗呢。這裏原是你家的私園,有客人倒也無妨,我不過是一時驚奇,到把你嚇著了……”硬生生把黛玉的不是拗到了自己身上。
黛玉見寶釵臉上從陰晴不定到毫無不悅之色,不過是眨下眼的事情,於黛玉心中卻是一刺。雖然在揚州時,葉夫人就曾經提點過黛玉,隻道與薛姑娘相處,既然林家比薛家樣樣不差,兩人自然能好好處著,隻是薛姑娘是個有眼色的,倘若林家有一星半點比不上薛家,隻怕林姑娘在薛姑娘麵前就討不著好了。這時見了薛寶釵的樣子,黛玉心裏自然明白這位寶姐姐心思靈巧,隻怕這一轉念間已經猜到了三哥的身份了,方才會如此行事。
黛玉心中之事帶到了臉上,寶釵自能察覺,兩人都十分的聰慧,到底讓她收了絹子,兩人竟一時無話。還是薛寶釵笑道:“既然妹妹這裏有貴客在,我也不打擾了。”
黛玉道:“我送送姐姐。”寶釵忙道不必,黛玉卻道三哥和三嫂自有事做,今日本就是我的錯,合該我送送姐姐,寶釵見黛玉提起“三哥”就好像提起林憶一般自然,心中滿是酸澀,又忽然想起那“三哥”竟是個豐神俊朗的模樣,她一時也不知說些什麼,由著黛玉陪著她慢慢走了。
這邊徒行之在滴翠亭中看著兩女漸行漸遠,他臉上笑意也漸漸消散,待回身看向夏皇後時,已是半分笑意也無。
徒行之看了看皇後依舊端方的表情,道:“皇後好算計。”
夏皇後早已經整裝行禮,道:“臣妾不知今日林妹妹這裏有客人來,竟讓人衝撞了陛下,請陛下恕罪。”
徒行之冷笑道:“你不知?你不知會特特跟過來?”
夏皇後隻低頭道:“是臣妾的不是。”
徒行之看著皇後低眉順眼的樣子,嗤笑一聲,他手中一直把玩著寶釵的扇子,這時扔到桌上,隻道:“倒是個看得過去的。”
夏皇後聽了徒行之話中並無不悅,又抬眼看了眼徒行之,方才微笑道:“陛下不嫌棄就好。”
徒行之淡淡道:“既是皇後覺得好,那就由皇後操持就是。”
夏皇後複又行禮道:“臣妾自當竭盡所能為陛下分憂。”
徒行之也不理會,隻看著遠處的院落,道:“今日之事,倘若林妹妹怪罪於我,你便是頭一個要罰的。”
夏皇後與他多年夫妻,自是知道林家對陛下的重要,她微笑道:“林妹妹是個通透的,我們是她的兄嫂,便是有些不妥當的地方,她看在父皇和七弟的麵子上,總能體諒一二。”
皇後夏氏,乃是原內閣大學士夏岱言的孫女,她當初嫁給還是平王的徒行之,夏家上下都道自家不會有大的出路,跟著平王謀個平安也就是了。不料徒行之竟然得封太子,又登基為帝,夏家也跟著一步登天,成了炙手可熱的外戚之家。夏岱言早已病逝,夏皇後的父兄雖也在朝中任職,爵位雖高,實際官職卻不過郎中而已。不過既然是皇後的娘家,前來攀附的自然不少,夏皇後的本家雖是詩書傳家,卻有一門堂族非常的富貴,其餘田地不用說,單有幾十頃地獨種桂花,凡這天京城裏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連宮裏一應陳設盆景亦是他家貢奉,因此得了“桂花夏家”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