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修)(1 / 3)

第一百一十八章賈元春薨逝鳳藻宮榮國府抄檢大觀園

元春自從住到禁宮裏,景仁帝對她稱不上專寵,但也絕非冷落一旁,日常裏的賞賜並不少。景仁帝的後妃多出自詩書之家,似元春這樣的老世家出身而能居高位的並沒有幾個,加上景仁帝以往為平王之時,朝中那些世家多去依附太子和秦王,相形之下,未免對平王冷落了些。當日元春參選的那一屆選秀,還多有世家之女不想進平王府的,隻怕進了平王府就耽擱了自己前程,到讓元春進平王府進得更加順遂,無人與她爭搶。

隻是景仁帝從平王到皇太子,又登基為帝,元春的地位水漲船高,不單賈家寧榮二府要靠她來維係自家,就是旁的老世家,但凡和賈家有點交情,也都把元春視為世家的榮耀。景仁帝也存著拿元春安撫一眾老世家的心思,由是元春在景仁帝剛剛登基大封後宮的時候,就被封為嬪位,更在太上皇聖壽之後提到了妃位上。在其後的後宮歸省的諸女之中,也隻有她的排場是最大的,就連嗣後讓兄弟們住到省親別院裏的舉動也得了景仁帝的嘉獎。

這般榮寵,不但讓賈府眾人更加飛揚跋扈,就是京中的許多世家也跟著威風起來,隻道景仁帝終究還是要保住幾個世家充門麵的。

然而元春自己,卻是隨著地位的升高,麵上光鮮,內裏卻越來越虛弱。禁宮之中的女人,凡是得了封誥還能活得好好的,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燈,縱然元春從小生活於家大人多的賈府,麵對禁宮裏溫柔麵目下的凶狠也很是辛勞。往日在平王府裏的時候,因著王妃夏氏並不知道徒景之和林海之事,徒行之有事便隻能找元春,使得元春在平王府裏雖是被眾人妒恨,心裏卻很是開心。

待到了禁宮裏,夏氏從王妃成了皇後,有些事徒行之便不好瞞她。夏皇後本來就是個聰明人,得了如此秘聞,不待幾日便想明白了元春以往為何受寵,現在自己也知道了這個秘密,皇帝有事自然要先找皇後,元春那裏從唯一的盟友變成了單純的出氣筒,日子便漸漸難熬起來。

卻是娘家的人也不省心,為了寶玉要上進,不要慢待賈環等等的事情,元春沒少提點自家,可王夫人從來是聽的時候用心,回了家就不辦,讓元春在禁宮裏也隻有歎息。更兼薛寶釵入宮之後,她年輕貌美,又很會做人,又好生侍奉皇後,又在與林家的交遊上有不輸於元春的過往經曆,在禁宮裏很是風光,寶充華的昭華宮門庭喧鬧,更讓元春的鳳藻宮顯得落寞。

本來這樣的日子元春也能忍受,隻是隨著甄家被抄,禁宮裏少數幾個世家之女因位分不高,便是人心惶惶也不敢帶出來,隻能到鳳藻宮與賢德妃娘娘處哭一場罷了,讓元春本就難過的心思更添了些提心吊膽。每日裏麵上微笑,內裏悲涼,竟讓她漸漸添了病症,鳳藻宮也開始有太醫日日聽宣了。

那幾個低位貴人和美人,都道賢德妃娘娘乃是世家在禁宮裏的表率,如今聖上要翻舊賬對付老世家,她們幾個位分低的幫不上也就罷了,賢德妃卻是四妃之一,全要靠賢德妃娘娘保全了雲雲。元春聽了也隻有歎息,她自知自從薛寶釵入宮,人家和林姑娘交好,又從南到北走過不少地方,和徒行之很是談得來,自己早就沒了聖眷,便是四妃之一又如何?皇帝都不過來了,她都見不到聖上的人,有話也沒法說了。

可沒想到甄家被抄的餘波還沒過去,驚天之雷就炸到了元春的身旁。

那日夏皇後派人將她宣到坤寧宮,因並非請安的時辰,元春便沒有正裝前往。待她到了坤寧宮,卻不料夏皇後不在平時為顯親密而接見妃嬪的隔間,竟是全副正裝,在正殿召見賢德妃。

元春見皇後周圍除了平日侍奉的宮人和內監,竟還有大明宮掌宮大太監戴權在,心中便是一驚,又見除了皇後和自己,更無旁的妃嬪,心中更是驚疑不定。

待她向皇後行禮之後,夏皇後卻沒讓她平身,就在她跪了半晌,身上冒了幾身汗之後,方才將前朝的事情向她提了提。

江南省學政賈政,不思報效,卻和奸人一道無中生有,誣告忠良,現已罷官,提至京城待審!

元春聽了父親被罷官的消息,猶如五雷轟頂一般,她剛說了幾句代父請罪的場麵話,夏皇後卻笑了,將所有宮人侍者都趕了出去,隻留了戴權一個。

夏皇後低首問道:“你可知,賈政誣告的是哪一位大人?”

元春隻道:“還請皇後明示。”

夏皇後的笑容裏滿是快意,她道:“正是太子太傅林海……”她話還沒說完,旁邊戴權忽然咳了一聲,夏皇後不知戴權有何事,便停了口。卻是戴權躬身對夏皇後道:“奴婢僭越一句,還請皇後娘娘提起林大人的時候不要直呼其名。”

夏皇後臉上一陣青白,元春即使跪伏於地,聽了戴權的話,雖是震驚於自家這回得罪了林姑父,卻對夏皇後也有一絲嘲笑,知道夏皇後終究不知徒行之。徒行之對林海的侍奉,比起孝順徒景之也不差什麼了,夏皇後雖是和徒行之多年夫妻,可畢竟是正宮皇後,便是知道太上皇和林大人的事情,也如平常人一樣對林海不怎麼看得起,以往她事事謹慎,不曾在這件事上拂過徒行之的逆鱗。卻不料今日要教訓賢德妃,自己一時忘了稱呼一聲“林大人”,竟然被戴權直接警告了!身為皇後,稱呼臣子的名字都不行了,這個臣子,這個臣子……夏皇後心中瞬間百轉千回,麵上卻立時道:“戴總管提醒得是,是本宮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