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篇是《孫子兵法》的最後一篇,本篇重點討論在政治軍事活動中間諜工作的方法、種類以及特點。作戰中使用間諜是為了戰略決策和戰場作戰謀劃服務的。著重論述了在戰爭中使用間諜的重要性。還闡明了使用間諜的意義,種類和作用,以及對待間諜的態度和采取政策。作為軍中將帥必須要懂得運用間諜,要善於引用間諜。強調指出使用反間的重要性。
【原文】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裏,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殆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注釋】
百姓之費:百姓,即民眾百姓。費,消耗的費用。百姓之費:意思是說,百姓所耗的費用。
公家之奉:公家,指的是國家,政府。奉,指俸祿、供奉。公家之奉:意思就是國家開支的俸祿。
內外騷動:內外,指裏裏外外。騷動,這裏指的是動蕩不安。內外騷動:在這裏的意思是說,國家動蕩不安。
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指出兵打仗,要有大量的民眾承受繁重的徭役、賦稅,不能正常地從事勞動。
相守數年:相守,這裏指的是與敵軍相持。相守數年:就是說與敵方相持數年。
愛爵祿百金:愛,這裏指的是吝惜。愛爵祿百金:這句話意思是吝惜官職爵位,俸祿錢財。
非人之將也:人,這裏是用人之意。非人之將也:這裏是指不懂得用人的將領。
非勝之主:勝,戰勝,打勝仗。非勝之主:意思是說,不是能主宰打勝仗的人。
所以動而勝人:動,指行動。這裏指軍事行動。勝人,這裏是說戰勝敵人。所以動而勝人:意思就是說,之所以能夠動輒戰勝敵人。
先知:先,預先,事先。先知:是指預先知道,事先了解。
瑏瑡不可取於鬼神:取,取得,獲得。鬼神,這裏是指相信鬼神的迷信活動。不可取於鬼神:意思就是說,不能依靠迷信鬼神或者占卜活動來獲取敵情。
瑏瑢不可象於事:象,類似。事,事情。不可象於事:意思是指,不能用過去類似的事情做類比來推斷敵情。
瑏瑣不可驗於度:度,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數,即日月星辰的位置。不可驗於度:這裏是指,不可以憑借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數來推斷吉凶。
【譯文】
孫子說:凡是興兵十萬,征戰千裏,百姓所耗費用,公家開支俸祿,每天要花費數千金;國家動蕩不安,民眾服徭役,疲憊於道路之上,因而,不能從事耕稼者將有七十萬家之多。這樣與敵方相持數年,隻為爭取一朝的勝利,然而卻吝惜官職錢財,不重用間諜以了解敵情虛實而致失敗,這就是不能仁民愛物到了極點,這樣的人不配做軍隊的好將帥,不是國君的好幫手,是不能主宰打勝仗的人。英明的國君,賢良的將帥。之所以動輒戰勝敵人,成功超出眾人之上,在於他事先了解敵情。要事先了解敵情,不能靠迷信鬼神或是占卜的方法來獲取,不能用過去類似的事情作類比,也不可憑借觀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度數推斷吉凶,一定要從知道敵方軍情的人那裏去取得。
【原文】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注釋】
間:這裏指間諜。
因間:下文也做“鄉間”。
莫知其道:其,指示代詞。這裏是指泄露軍事機密的事情。道,道路,途徑。莫知其道:意思是指使敵人覺得莫測高深,不知道在哪裏泄露了軍事機密。
神紀:神,神妙。紀,綱紀。神紀,是指神妙的道理。
人君之寶:寶。法寶。人君之寶:意思是說,君主在戰爭中用來戰勝敵人的法寶。
因其鄉人而用之:因,依靠,利用。鄉人,這裏指的是敵鄉之人。因其鄉人而用之:意思是說,利用敵方的普通鄉人作為我方的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