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後記(1 / 1)

我自幼生長在騰格裏沙漠南緣的甘肅省民勤縣半農半牧區,種過莊稼,放過駱駝,與鄰近的少數民族多有接觸,因而對後來選擇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產生了很大影響。1953年我在西北大學曆史係求學期間,就偏愛少數民族史。1955年秋,馬長壽教授支援大西北,調入西北大學任教,我就師從先生學習中國民族史,擔任先生的助教。20世紀50年代,我先後參加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清代西北回民起義調查和四川大涼山彝族社會曆史調查,更加堅定了走曆史文獻與實地調查研究相結合的治學方法,用調查資料彌補文獻資料之不足,以此開展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近年來,獨立出版專著《元代安西王及其與伊斯蘭教的關係》(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東方文化集成叢書古代東方文化卷《漢代絲綢之路的咽喉——河西路》(昆侖出版社2001年8月),參編《中國古代邊疆政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2月)、《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曆史調查記錄》(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中國少數民族史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明清西安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中國邊疆經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等著作,在《文史》、《光明日報》、《新疆社會科學》、《西北大學學報》、《蘭州大學學報》、《內蒙古大學學報》、《新疆大學學報》、《西域研究》、《西北史地》、《民族研究》等報刊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論點多有新意,在中國民族史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就在我正欲厚積而薄發,計劃完成《先秦秦漢西北少數民族史》的撰寫和修訂的時候,1995年10月不幸突發腦血栓,後遺症比較嚴重,生活難以自理,使我多年為民族史研究、促進各民族大團結和祖國繁榮昌盛多做貢獻的夙願難以實現,思緒萬千,唯感萬分遺憾。

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新人出。令人倍感欣慰的是我所培養的研究生在民族史領域頗有成就和建樹,投身民族史研究事業,取得令人感到高興和自豪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業績,並且不時關心我的生活,鼎力支持我完成未竟的事業,將我在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方麵的部分論文彙編成冊,公開出版。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學生——新疆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苗普生研究員、《西域研究》主編劉國防副研究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張雲研究員,正是他們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了卻我的心願,使得我的論文集得以出版。最後,我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夫人李培英女士多年來對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這也是我的事業取得一定成就的重要因素。愛婿陝西青年職業學院副院長趙興剛教授對全書進行仔細校對,並與愛女王雲一起照顧我的生活起居,使我能安享晚年。看到中國各民族空前大團結,祖國繁榮昌盛,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快樂。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彙成一句話,愛我中華。以此作為本書的結語,謹表我的心聲和祝願。

王宗維

2009年6月6日

於西北大學桃園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