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吸血鬼與文化藝術(3)(1 / 3)

另一部美國暢銷電視連續劇《吸血鬼日記》由美國女作家L.J.史密斯的同名暢銷係列小說改編而成。該劇集青春、魔幻、恐怖、劇情於一身,成為2009年CW頻道最受歡迎的電視連續劇。

知識鏈接

吸血鬼電影年代紀

第一階段:“德古拉伯爵”統治世界時間:20世紀 20~ 70年代風格標記:黑暗、怪誕、恐怖、哥特風代表作:《諾斯費拉圖》、第一部有聲彩色的吸血鬼電影《德古拉》

第二階段:吸血鬼有了真性情 集大成作出現時間:20世紀 90年代風格標記:華麗、大氣、人性化代表作:《驚情四百年》《夜訪吸血鬼》

第三階段:吸血鬼被包裝成了賺錢工具時間:2000年以後風格標記:動作、特效、商業化代表作:《刀鋒戰士》

第四階段:吸血鬼電影煥發朦朧重生時間:《暮光之城》火爆上映後風格標記:另辟蹊徑、返璞歸真代表作:《暮光之城》、《黑夜傳說》

3動漫與遊戲中的吸血鬼

自從

1931年的影片《德古拉》上映並獲得成功之後,近80年來各種各樣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影片層出不窮。

受電影的影響,動漫與遊戲也開始涉足吸血鬼的內容。而在所有的作品當中,日本的動漫與遊戲可算主流。

在日本,漫畫、動畫與遊戲之間總是存在著緊密的聯係。一部優秀的小說往往會同時改編漫畫、動畫和電子遊戲。這充分體現了日本動漫產業的商業化模式成功之處。

20世紀80年代末,一部以美少女形象打造的吸血鬼動畫片《吸血鬼美夕》在日本引起了廣大觀眾的注意和熱潮。其細膩唯美的畫風,成為少女漫畫中新的指標。

《吸血鬼美夕》的原版漫畫連載於1988年的《Suspenlyla》雜誌,作者為垣野內成美,她的畫風柔美、輕靈而帶有夢幻色彩。而這部動畫版的創作者則是垣野內成美的丈夫平野俊貴。這部動畫片沒有沿用以往動畫的絕對色調係,改用混色的天然色上色。精致的畫麵,美麗的人物設定、富有哲理的畫麵、故事安排,與相輔相成的配樂等,無一不為這部作品增添了幾分深度及藝術價值。

動畫片上映後紅遍整個日本。即使是現在,與其他動畫作品相較比,依然毫不遜色。

2001年,日本動畫界接連推出了三部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動畫片:《皇家國教騎士團》、《最後的吸血鬼》以及《吸血鬼獵人D--殺戮的欲望》。而在這三部作品當中,獲得評價最高的就是《吸血鬼獵人D--殺戮的欲望》。這部電影是根據日本作家菊地秀行的同名係列奇幻小說中的一部《妖殺行》改編,是一部製作精良、浪漫唯美的幻想動畫電影。

《吸血鬼獵人D》小說於1982年首次發表,作者以自己理想的吸血鬼為題,創作了半人半吸血鬼、以獵殺吸血鬼為生的賞金獵人D。它的電影版由日美共同製作,擔任劇本、監督和分鏡頭劇本的川尻善昭,他的作品都曾多次在海外放映並贏得極高評價,影響力比在日本還要大。盡管這是一部動畫片,但它對於美術的理解和細部的處理堪稱典範,尤其是吸血鬼的形象非常具有魅力。它們插畫出自日本著名的插畫大師天野喜孝筆下。風格華麗美豔,浪漫主義氣息四溢,表現出高雅的韻味。此外美國著名動畫製作室“MADHOUSE”也應邀加盟,使得這部動畫影片的數碼特效更加出色。除了打鬥場麵很激烈,愛情內容更具看點,把吸血鬼的感情完全人性化,異常憂傷美好。

2003年,一本由日本小說家吉田直撰寫、漫畫師九條清創作的漫畫書《聖魔之血》在角川書店《ASUKA》漫畫月刊上連載,這本書的小說版發售於2001年,小說的內容環繞在“大災難”造成文明毀滅的遙遠未來,異種智慧生命體吸血鬼與人類的持續爭鬥的黑暗時代。

書中的插畫由日本畫風最華麗的插畫家之一的柴本執筆,小說出版後因其詭異的劇情和華麗的畫風吸引了無數聖魔迷們,並獲得了角川書店Sneaker大獎,也因此被稱成為“動畫化不可能的作品”。

由於柴本插畫的珠玉在前,漫畫師九條清可說是頂承著眾望和壓力。由於漫畫中原故事被割裂得比較嚴重,所以效果並不能使人非常滿意,雖然如此,仍然受到了各界的重視。之後,《聖魔之血》又被日本知名動畫公司GONZO製作為同名動畫片,上映後大獲好評,被稱讚為“人類未曾體驗過的畫麵。”

2008年,另一部改編自少女漫畫的日本動畫片《吸血鬼騎士》上映,它的原作由漫畫家野茉理創作,曾連載於白泉社《月刊LaLa》上,目前漫畫單行本六卷就有累計銷售150萬部的驚人紀錄。這部漫畫和其他少女漫畫的設定大致相當,都是以校園戀愛為題材,畫風也是典型的女性漫畫畫風,雖然這樣的題材在少女漫畫界已經泛濫,但它的看點是在人物設計方麵下了工夫,其中的吸血鬼都是由英俊、瀟灑的帥哥組成。

整個電視動畫共分兩季,第一季共13話於2008年4月至2008年6月間在日本播放,第二季於2008年10月6日起播放到同年12月29日。除了電視動畫,這部漫畫也被同時改編為輕小說與電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