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又將一夜分為“五更”,即從天黑點燈“戌時”起算,包括人定“亥時”,半夜“子時”,雞鳴“醜時”,天亮日出前“寅時”,如半夜三更,就是指夜半十一時至一時;雞嗚“醜時”,就是指夜三點鍾左右,雄雞就開始啼更報曉。其特征是:雄雞啼更要啼三次,當第三遍啼後,天就快要亮了。
那麼雄雞為何能啼更報曉?據生物科學家們經過許多實驗研究後,歸納概括出科學的認識,就是認為雄雞則是屬於一種“生物鍾”,即可以從雄雞頭的鬆果腺中找到答案:按照科學的認識和解釋,就是因為“雄雞的鬆果腺能夠分泌一種抑鳴激素,但這種激素分泌量的多少跟晝夜光線強弱的變化有關。例如,在雄雞報曉時的光度照射下,抑鳴激素分泌量少,雄雞就啼鳴,在其他光度(特別是黑暗)的照射下,抑鳴激素分泌量多,雄雞就不啼鳴。這就說明雄雞之所以能定時啼鳴,就是具有‘生物鍾’的緣故。”
9.為何稱一刻鍾
明代以後,我國才有了計時鍾表。
明代以前,我國使用的計時儀器,名曰為“刻漏”、 “漏壺”、“壺漏”和“銅壺滴漏”等。這種古時候計時儀器,至今在北京皇宮“紫禁城”內尚能觀賞到它。
今北京皇宮“紫禁城”中路“交泰殿”內珍藏著的“銅壺滴漏”,是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製造的,它是由5隻貯水壺組構成的計時儀器,從前使用時,每天正午十二時,將最上層的壺裝滿水後,水開始從壺前的龍口流出,依次向下壺滴漏。最下層的“受水壺”蓋上的銅人合抱著“漏箭”,箭上刻著十二個時辰。“漏箭”底部安著空鼓形水漂(亦稱“箭舟”),放在“受水壺”內,水漲舟浮,漏箭上升,以銅人手握處的刻度為十二個時辰,共九十六刻,進行觀察時間,經一晝夜水滿箭盡,將水倒入池內,再重新裝水滴漏。
晝夜十二個時辰,平均每一時辰為八刻;而每一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共合為九十六刻。自鍾表傳入中國後,人們曾經做過試驗,即鍾表走完十五分鍾,古代計時儀器“漏壺”剛好滴完一刻。所以人們中外結合,將鍾表走的十五分鍾,稱之為“一刻”鍾,如12點1刻,1點1刻,兩點1刻等。
10.銅壺滴漏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中路“交泰殿”裏,陳列著5個水壺構成的銅壺滴漏,更有趣的是在西路的“翊坤宮”裏,還存有杜甫的《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一詩的貼錄。第一句即是“五夜漏聲催曉箭”,漏聲即是指的銅壺滴漏之聲。
那末,銅壺滴漏到底為何物,怎麼又會人杜甫的詩句?
“銅壺滴漏”,是古代一種計時的儀器。《周禮·夏官》上已經談到設官以管漏刻,說明奴隸社會的周朝時,已經用簡單的銅壺滴漏來計算時間了。這種古代計時儀器,分為兩種:單壺和複壺。我國建國後,在陝西興平,河北滿城,以及內蒙古均發現有“單壺”,是西漢初期(約公元前100年)使用的計時工具。“複壺”為兩個以上的貯水壺。而古時著名的“複壺”,屬於元延祜年間(1314—1320)的“漏壺”,是“用四隻銅壺,由上而下,互相迭置”而構成的計時儀器,現在,“故宮”陳列著的“銅壺滴漏”(亦稱“漏壺”),也是屬於“複壺”的類型,它比“元延祐年間”漏壺的組成,多了一隻貯水壺,是由“五個壺”構成的。
“銅壺滴漏”古稱“漏刻”、“刻漏”,“漏壺”。“銅壺滴漏”名稱來自唐詩人溫庭筠的詩句“靜聽得銅壺滴漏,夜月微殘”。(見《白雪遺音·馬頭調·好夢兒》)而杜甫把漏聲寫入詩內還有一段小小的故事。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秋,郭子儀率領的唐軍打敗安史叛軍,收複了首都長安。肅宗率眾官從風翔回到長安。杜甫時任左拾遺,同朝為官的詩友有王維、賈至、岑參等,他們時相唱和,歌詠唐室的“中興”。其時賈至寫了一首詩,題為《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於是,僚友們紛紛和詩。杜甫的和詩即是:“五夜漏聲催曉箭”的這首七律。詩中描繪了大明宮的景色:桃花競豔,旌旗翻卷,燕雀逐風,香煙氤氳,這一切都是杜甫在侍奉早朝時,耳聽銅壺滴漏,所看到的絢麗春色,所以銅壺滴漏之聲也就自然而然地入了杜詩。
11.曆法和時辰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曆法——“陽曆”,它是由“儒略曆”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所謂“儒略曆”,其主要內容就是:每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曆年中的平年為365日,4年1閏,閏年366日;年分12月,單月31日,雙月30日,隻有2月平年29日,閏年30日。公元前46年,因羅馬統帥儒略·愷撒決定采用這種曆法,所以得名為“儒略曆”。其後,繼承人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在“儒略曆”的基礎上,將2月減去1天加在8月(因8月的拉丁名即他的名字奧古斯都),又把9月、11月改為小月,10月、12月改為大月。但是,不論怎樣改,“儒略曆”曆年比“回歸年”長11分14秒,積累到十六世紀末,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後經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命人加以修訂,而成為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曆法——“陽曆”。為了避免由於積累而成的誤差,將置閏的法則,給改為公元紀年為標準:被4除盡的年為閏年,但逢百之年隻有能被400除盡的才是閏年(例如,公元1900年不是閏年而公元2000年是閏年),閏年2月份增加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