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聽水嶽厲聲吼了半天,如當頭棒喝,覺得心裏一陣絞痛,仿佛有大石壓著,恍然驚醒,往事又清晰的回到腦海之中。

那時,他還是個意氣風發的翩翩少年郎,在一個惠風和暢百花爭妍的日子裏,騎著高頭大馬,意氣風發地去迎娶他的新娘。

人生從來如夢幻,朝為滄田暮為海。

林如海二十歲高中探花,又家世清貴,生得風流瀟灑,京城的女子哪個不是擠破了頭想嫁給他,這其中也包括賈政現在的妻子王夫人。那王小姐當年也是進廟裏祈福的時候偶然見到了林如海,當時就芳心暗許,不經意遺了個手帕在地上,滿麵嬌羞地看著林如海撿起追上來還給自己,舉止瀟灑謙和。

後來一打聽知道林如海竟然是今科探花,不但人長的好,文采風流,品格也是一等一的好,怎能不愛。她雖然也讀了列女傳之類的書,熟知閨閣禮法卻也管不住一顆蠢蠢欲動的少女心。都說少女情懷總是詩,這王家小姐平時再溫柔守禮也終究不是木頭。她便悄悄和母親透了一絲口風。

王小姐的母親對這大女兒曆來十分嬌寵,誰讓她不但人長的不錯,還溫柔嫻靜,如今聽了也不以為忤。她也聽老爺說過這林家兒郎,欣喜女兒的眼光,便高高興興和王老爺說了。

哪成想王老爺卻不願意,說從來賈王史薛四家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早已打算好把女兒許給賈家二公子。而且新科探花雖好且是皇帝伴讀,但人卻清傲的很,多少公主郡主想嫁給他,哪輪得到咱們家。

王老夫人也有點打退堂鼓,可耐不住女兒的哀求。王老爺見女兒日漸憔悴也心疼萬分,便抱著嚐試的心裏向林如海微提了一句,果然遭到林如海婉言謝絕。

王家大小姐知道了哭的肝腸寸斷,初戀雖美卻是苦澀的,她沒想到自己第一次不顧廉恥去求一個男子竟遭到如此下場,又恨又怨又傷心。

王老爺看著心疼,又覺女兒家整天為個男人哭天抹淚看著不像,便把女兒趕緊許配給賈政,不到一年的功夫便成了婚。

這賈政當年也算個詩酒風流的人物,可惜比著林如海卓然天成的氣度終究如螢火與日光。王大小姐委委屈屈的嫁了,想著人生已成定局,也無可奈何,總不能讓人說王家沒家教,便也收了心,好好事奉公婆夫君小姑,把林如海悄悄放在心裏最隱蔽的角落偷偷想念。

那時的賈敏在賈家可是嬌生慣養,金尊玉貴,王氏平時隻當自己是個好的,自見了賈敏的風華絕代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心裏又是欽敬又是羨慕,還有一點點嫉妒。因此和賈敏的相處倒也融洽。整個一大家子她處理的也算遊刃有餘,可不知是不是敏感,她總覺得賈母對自己不是太滿意。其實她哪知道這也是常情,自古婆媳關係就不好處,賈母看這兒媳婦雖好總覺得才華差了點,人過於溫柔了未免心機深了點,總知是婆婆看媳婦越看越生厭。

這麼過了一年,王氏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了曾經的少女萌動,哪知林如海經登門了,原因還是求娶賈敏。賈敏這時候已經進宮成為皇帝的女官了,賈家還做著美夢,想著自家大小姐被封為妃子呢,因此便不太願意。賈母委婉謝絕了,王氏知道了卻是氣憤填膺。這就是女子的微妙心理了,知道了自己沒被看上,自己家的人卻被看上了,那一腔嫉妒之情便如火山爆發般噴湧出來。

知道婚事沒成,王氏多少有些欣慰,哪怕是林如海娶個平民丫頭,隻要不是自己認識的就好。

不想林如海此路不通就另辟蹊徑,直接求皇上賜婚,皇帝本來有一點不舍,架不住賈敏也堅決懇求,便順水推舟成全了他們。

王氏聽了哪裏還壓得住妒火,尤其知道這婚事是賈敏和林如海一同求來的。

賈母倒是高興,雖然沒有嫁給皇帝,有些遺憾,但林家家世清貴,又是書香世家也不算委屈了女兒,而且林如海曾經是皇帝伴讀,那就是師兄弟,也算是貴人了。便高高興興給女兒準備嫁妝。她一生隻生養了賈敏這一個孩子,賈赦賈政都是過繼的,自然還是和女兒最親,什麼都要給最好的,生怕女兒到了林家因為嫁妝不豐厚被看不起。

一個春光燦爛,鳥語花香的日子,林如海終於和賈敏成親了。林如海當場向嶽母大人保證此生隻娶敏兒一個,絕不納妾,讓在場所有人又是不解又是感動。可惜這個誓言狠狠刺激了王氏的神經,她再也坐不住了,心中一會冰寒如雪,一會火熱如岩漿,似乎在地獄裏煎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