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黑暗中覺醒的少年(5)(1 / 1)

詹天佑不願意這樣,可心態的變化還是影響了學習,就在詹天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就不能夠實現自己學有所成的夢想,回到中國為自己的祖國建造一條烙上中國人烙印的鐵路的時候,外國導師把詹天佑找到辦公室,對他說,詹,你什麼也不用和我說,我知道你是一名努力的學生,也相信你一定能夠學有所成,你現在困惑的隻是你們東方人和我們西方人有什麼樣的差別?那我可以告訴你,除了皮膚不同,別的任何條件都是一樣的,夢想更是如此,它才不會由人的皮膚、人種來決定你是否就能夠實現,而是由人的努力程度來決定你是否真的就能夠實現它。

詹天佑不再懷疑,他開始沉澱好自己的心情,梳理出自己學習中的得與失,並且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取長補短,很快詹天佑就成為了班上的尖子,並且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成為了留美官費生中,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並獲得學位中的兩名中國學生中的一名。

後來事實證明,正是詹天佑的這種不再懷疑,相信外國人和中國人都是一樣的,都得努力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使他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中國的曆史中,把自己的名字烙印在中國的鐵路史上。

唐紹儀:事無高低之分

當得知自己被選舉為中華民國的首任總理的時候,唐紹儀十分高興,他感覺到自己終於有機會為這千瘡百孔,百廢待舉的國家,盡一份力量了。

可惜這隻是唐紹儀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真正做上了民國的總理,他卻發現牽涉到的方方麵麵的利益太多,而且袁世凱又大權在握,動不動就否定唐紹儀的一些決定,並且勸唐紹儀退出同盟會。但唐紹儀卻明確地回答袁世凱以及那些勸他退出同盟會的人,說:“我寧願不當總理,也決不做犧牲黨性的事情。”

袁世凱一見無法勸說唐紹儀退出同盟會,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就在用人、財政等很多事情上處處為難唐紹儀,特別是在有關王芝祥當任直隸省都督的任命上,袁世凱更是直截了當地否定了唐紹儀的內閣任命書。唐紹儀實在找不出繼續和袁世凱一起共事的理由,三個月後,他向袁世凱提出了辭職。

辭去總理,幾經轉折,唐紹儀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廣東省的珠海唐家鎮的唐家村。在當總理時期,沒有好好為老百姓做什麼事,一直是唐紹儀心裏揮之不去的痛。所以當他一聽說,離老家不遠的中山縣在選縣長時,他在第一時間內就決定出來競選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