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學(1 / 2)

嚴明留在京城便是為了下次再參加科考,因囊中羞澀,方才應下了賈敬的邀請做了賈珍西席。待賈珍五歲之時,嚴明也要準備科考,便辭了西席,專心讀書。而賈珍則入了自家家塾,彼時家塾尚有賈代化和賈敬監管,賈代儒也有精力管教稚子幼童,所以家塾倒沒有賈珍想象得那麼混亂不堪。

不過,賈珍倒是遇到了他比較感興趣的倆個人,就是隔壁榮國府的賈赦與賈政二人。賈赦大了賈珍十歲,賈政長了賈珍六歲。大家都在一個班裏,隻不過手上拿的書籍不同,代儒先教的是百家姓,千家文,年紀稍大的孩子則在那裏練字,待幼童學完離開之後,賈代儒方講些深的書籍。這樣的方式讓賈珍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難道寧國府連多請些西席都做不到嗎?單靠賈代儒一個人打理整個家塾,且沒有規章法度,僅憑人治怎麼行?

平心而論,賈代儒的講解教授雖然比不上嚴先生,但是卻也不差,隻是死板枯燥了些,著重於書本上,難以引起稚子們的興趣。不說這些性子未定的孩童們,就說賈珍自己都覺得十分乏味。不過,賈代儒手下的規矩頗為嚴格,若有學子走神,必定被打上一戒尺,又或者罰站於廊下。果然賈家上下奉行的教育原則都是棍棒出孝子,賈珍倒是不覺得教育子女不應該嚴格,凡事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卻也講究有張有弛,文武之道也。賈珍心裏想著事情,就一心二用,好不容易練習兩年長進不少的字又變得難看了。醜,賈珍心裏暗自點評了一番,重新拿出一張宣紙,從頭寫起。

雖說按照賈珍的年齡應當聽聽三字經這類淺顯的東西,不過賈代化見孫子聰明,倒也覺得索性就按照原來的進度學下去。因此,賈珍是和賈赦與賈政一同聽課。這還是他第一次打量榮國府的兩位老爺呢。賈赦明顯心思就不在這上麵,連走神都走得正當光明,不過一筆字雖然雖不上上好,但是卻也不差。而賈政則死命地盯著書本,還不時對自己消極對待學習的哥哥投以不屑的目光。雖然說賈政自以為做得隱晦,但是賈珍內裏可是一個成年人的靈魂。看起來,榮國府的二老爺打小就心思不小啊,要知道兄弟不和往往都是從這些不起眼的情緒上發展起來的。

賈珍還是把注意力轉移到了自己麵前的課本上,來到這個世界,他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尤其是他是一個男兒,那麼四書五經就是必不可少的。賈珍對於自己的估計還是很準的,世間皆重文輕武,寧國府好不容易在賈敬這裏改換門庭,賈敬還娶了出身書香門第的李氏,他將來必定也是走科舉之途。而他之所以還有武師傅,那不過是賈代化的吩咐,用來強身健體,科舉考試對體力,身體素質也有著極大的要求。賈珍可不希望自己是豎著進去,橫著出來的。

賈珍在有意無意地觀察賈赦和賈政二人的同時,賈赦和賈政也不免對這個剛進家學的寧國府嫡孫的賈珍多加幾分注意力。賈赦常常聽說隔壁府的賈珍是個懂事愛書的主,不過瞧著這個五歲的娃娃他可比看賈政要順眼得多,同樣是讀書人,他就覺得賈珍看起來舒服些,不像自己那個弟弟一股書呆子的感覺。而賈政瞧著這個賈珍倒是心裏點了點頭,看起來這個侄子也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想來他年紀小,如果有什麼的不懂得,自己倒是可以指點他一二,自己可是大了珍哥兒一個輩分呢。況且,和自己那個不學無術的大哥想比,珍哥兒想必更加願意和自己親近,母親可是早就叮囑過讓自己和珍哥兒打好交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珍哥兒以後就是未來賈氏一族族長了。

好不容易到了放學時分,讀書的物件等自有陪讀的小廝收拾。賈珍悠哉遊哉地等著小廝的動作。寧榮二府雖榮國府更加顯赫些,但是論族中地位卻是寧國府為尊。他雖在在輩分上雖低了學堂裏大多數人一輩,但是卻是寧府嫡孫,斷沒有他先招呼別人的道理。賈政原本等著賈珍主動開口,可卻見賈珍就要和小廝離開,不免有些著急。不料,話還沒說出口,一旁的賈赦倒是先開口了,說:“大侄子,我是榮府賈赦,按輩分你喚我聲大叔叔就好了。不知道大侄子第一天上學可還習慣?”賈赦到底不過還是個十五歲少年,平常又不怎麼出門,天真爛漫的很,見賈珍正等著書童收拾,看他頗為順眼的賈赦直接把他當成自家的小輩問候起來,這樣的賈赦很難將他直接和書中那個油滑好色之人聯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