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對於每個人的含義有著不同的形態。
對於諾琺·哈特來講,她的世界永遠隻有那棟狹窄的小木屋,以及她的哥哥。
還有那時常過來串門的,名為約修亞的男孩。
以及和那個男孩長的非常相似的,名為卡玲的少女。
--前奏--
“呐呐,為什麼諾琺不能陪我出去玩呢?”
在並不算大的木屋裏,黑發的男孩朝著坐在床上的少女有些憔悴的少女問道。
“因為身體狀態一直不好所以不行呢,話說回來,約修亞要好好的叫我姐姐呢。”
如此說著的少女,用著她那蒼白的手臂捏了捏男孩有些嬰兒肥的臉蛋,滿足的笑了笑。
“才不要呢,約修亞的姐姐是卡玲,才不要叫諾琺姐姐呢。”
很輕鬆的掙脫開了少女那沒有任何力氣的手臂的揉捏,約修亞擺出了一副不滿的樣子說道。
“怎麼可以這麼說呢約修亞,諾琺醬和我一樣年齡比你大,所以說要叫姐姐。”
“那麼我年齡也比卡玲大,那是不是也一樣呢?”
如此順著名為卡玲的少女所說的話而說著的少年走了進來,有著和躺在床上的少女一樣柔順的蒼金色短發和柔和的紫色雙眸。
諾琺的哥哥——萊維。
“是是,萊維‘姐姐’。”
“..................”
“噗”x2
對於自己妹妹的發言而愣了一會的萊維卻是引得一旁的約修亞姐弟的一陣嬉笑。
(冷靜冷靜,做哥哥的怎麼可以和妹妹計較呢。)
而正在思考如何挽回自己形象的萊維卻絲毫沒有注意自己的妹妹那略微黯淡的目光。
...
....
.....
傍晚,約修亞姐弟二人在萊維的家裏吃過晚飯之後,正推開小屋的們回到家中的時候,萊維走了出來。
“卡玲,我送送你...還有約修亞吧?”
“萊維,雖然我很高興,但是這種時候比起關心在村子裏不可能迷路的我們,倒不如關心一下諾琺醬吧,那孩子,比你看上去要寂寞的很多。”
不同於以往卡玲那溫柔的表情,她有些嚴肅的訓斥著萊維,而後者嘖是覺得有些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
“萊維?”
“我知道了卡玲,你回家的路上要小心點。”
“那就好,明天見萊維。”
“嗯,明天見。”
踱著沉重的步子走回了自己的房間的萊維思考著,關於自己妹妹的事情。
自從父母在諾琺剛剛出生不久過世之後,萊維就一直負責照顧諾琺的生活起居。
他自認為他比任何人都要懂自己的妹妹,但是越是成長他越是發現,他根本不懂自己的親生妹妹在想些什麼。
“說到底我究竟在煩惱些什麼呢...”
萊維立誌成為一個保護別人,為保護民眾而戰鬥的遊擊士。
為此他每天來磨練自己的劍術和身體,但是,他總是會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這種不安的源頭,他也隱隱約約的察覺了。
那便是他的妹妹——諾琺。
懷著不安無法入眠,這讓他想到了去看看他自己的妹妹。
(還沒有睡著嗎?諾琺她。)
接近了諾琺的房間之後,萊維看到了微微敞開的房間之中透出的一絲光亮。
而透過那微微張開的房間的縫隙,萊維看到了那個和自己的長相十分相似的女孩在看著一本厚重的書。
萊維記得,那是他從主日學校的校長那裏借來的字典,因為身體虛弱的原因,諾琺一般隻能在屋子裏活動,而為了讓這樣的她能覺得生活並不枯燥一點,萊維從主日學校借來了字典,教她識字。
所以說這個少女除了卡玲姐弟還有她以外唯一的依靠,就隻有那本厚重的字典。
“哥哥,還沒有睡嗎?”
諾琺那如同紫水晶一般的眼睛朝著萊維的方向望了過來。
“稍微有些煩惱睡不著呢,諾琺也不要看書看太晚,早點睡啊。”
如此說著的萊維正準備關上門回房睡覺的時候,諾琺的聲音叫住了他。
“那個煩惱,是關於我的對嗎?”
並沒有絲毫的猜測和其他要詢問的,仿佛就如同是看透了自己的哥哥萊維所想的事情一般,諾琺如此說道。
“.............”
萊維並沒有反駁,而諾琺也是露出了略微寂寥的笑容繼續說著。
“從小開始,我就是這樣一副身體,甚至最多能看到的景色,也隻有從窗外看見的田野小道而已,出生到現在的九年,我從未出去過這個房間,雖然有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對啊,即使是虛弱,坐著輪椅之類的工具出去欣賞外麵的景色,不就可以了嗎?
——就如同在抗拒外麵的世界一般
萊維如此想到,他的妹妹諾琺就如同在害怕那外麵的世界一般,獨自的窩在這個房間之中不肯出去。
“哥哥一直在看著我,但是哥哥你一定不懂吧,我是多麼的期待外麵的世界,多麼嫉妒哥哥。”
“諾琺...”
萊維並不能夠對自己的妹妹說些什麼,她坦率的承認了自己心中那漆黑的感情並不是什麼羨慕,而是醜惡的嫉妒。
“知道嗎哥哥,在我看來,身強體壯的哥哥就如同是奪走了該屬於我的那一份的力量而出生了一樣,那樣的耀眼,那樣的讓人覺得羨慕。”
“那種事情....”
但是的確,母親在生下了萊維之後的第二年的身體已經變的很虛弱了,但還是在四年後勉強的生下了諾琺,然後帶著安詳的笑容去世了。
那一幕,僅僅隻有五歲的萊維記得清清楚楚,出生的諾琺是那樣的蒼白,那樣的無力。
萊維從那一刻下定決心要保護好自己的這個妹妹。
但是一切卻又和他的想法大相庭徑。
他的妹妹太過於脆弱,就如同彩繪玻璃製品一般的脆弱不堪,甚至是有種一碰就碎的錯覺。
“我一直知道喲,哥哥為了我這樣一個廢人一般的妹妹吃了多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