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大筆銀錢帶回來(1 / 2)

同蓉波比起來,林代就表現得太懂事、太叫人憐惜了!

林汝海去世,做姑娘的自然也哀傷、也悲泣。可是從始至終,她都沒給長輩找過麻煩!連那晚上易苢鬧出那大一場荒唐,林存誨私底下還真希望姑娘知道以後,出頭到官裏告易苢——雖然是一定會被壓下去的,不過至少能給飛老爺子添堵!——可是姑娘也沒告,就這麼軟軟弱弱的讓事兒過去了。

今日起靈,林存誨原本最怕姑娘要堅持留廬,憑著她的身份,還真難以回絕。結果蓉波搶先鬧騰起來,滾到了廬基裏。接著,林代必須有所表示了。她果然也要留廬,聲稱戀念亡父,不忍回家中。

當年林謝氏病故,林毓笙盡管人還沒桌子高,但已知生離死別,在墓地哭得氣噎聲嘶。邱嬤嬤想把她抱回去,她一看走了回路,立刻哭得背過氣去。照理說女人下葬,不是必須結廬不可。但毓笙如此堅持,林汝海也隻好給她結了個小廬,讓她留了整整七天,才慢慢哄回來。

有這前例在,幾年後林代玉堅持要為父親留靈,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她如果跟易知一起留靈,兄妹分庭抗禮,今後的家產分配,就更難辦了。

於是林存誨特意請了幾個宿儒、還有幾個嘴皮子功夫很來得的婦人,來勸導姑娘,那叫個曉之以情、動之以禮。總之大綱領就是:有嗣兄弟在,已經可以盡孝,姑娘身體又弱,還要留廬,反而給人添麻煩哪!真的要盡孝心,在府裏念經誦福,也是一樣的。從前姑娘年紀小,不懂事,如今應該懂事些啦!

林代聽得暗暗冷笑,裝作被他們說昏了頭,乖乖接受長輩安排,回去了。而蓉波……

林存誨傷心的吩咐工人們:換個地兒,另結個廬吧。原來這處廬基放棄了還不成嗎?

蓉波豈是省油的燈?等工人們築起新的廬基,她又和身撲進新基裏蹲著了!

最後,林存誨不得不讓工人們造了兩座留靈廬……

孝子易知一座,撒潑娘兒們蓉波一座!

“憑什麼我們也要給她造?”易知的親娘很不滿意。

“頭發長見識短!”林存誨斥道,“不造行嗎?不造她擠進我們易知那兒怎麼辦?不造她自己造一座,就挨著易知,然後汙蔑易知半夜爬她床怎麼辦?你忘了苢小子怎麼被搞掉的?”

“依樣畫葫蘆來對付我們?她敢!”易知的親娘瞪眼。

“就是為了讓她不敢,我得拘著她!”林存誨得意道。

這兩座廬,最後離了幾乎有半裏路遠……而且林存誨留了一幫子下人,在當中嚴防死守,堅決不給這“臭娘兒們”有可乘之機。

他們多慮了。

蓉波真不是搞掉易苢的幕後黑手。她的心智,充其量就是死賴在林汝海靈柩邊兒上,讓人別忘了她、要承認她的忠貞、不能把她掃地出門。

她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而謝府那些下人們,在林汝海府裏,忙著找“過世老爺當年的手書”,都沒注意到英姑離府而去,卻並不是跟別人一起往墓地走的。

英姑脫隊的時間並不久。入夜之前,她跟林代會合,一起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