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隻怪京南道(1 / 2)

“怎麼會這樣!”答話的深表驚歎。

“聽說跟他小時候有關係!”擺龍門陣的神神秘秘道,“他窮嘛,營養不好,那話兒就沒養好。他娘還嚴格,老跟他先生說他不好好讀書就揍,他娘自己還動手揍!給他落下這毛病。別瞧他人前多正經模樣,回自己女人那裏,就是急火攻心老太監模樣!”

“那、那他還能升這麼高,官聲還能這麼好?”答話的搖頭,“我可不信。皇上還褒獎他呢。”

“那是他對皇上好,皇上就誇他啊。他對他自個兒的女人不好,女人又不給他升官發財。兩下了沒妨礙!話再說到頭,真有那種女人們全誇他好的哥兒,難道能是當好官的材料?你想想哪!”

“這倒也是……可這樣,還有女人肯跟他?”

“要不怎麼說他能耐!從前那老婆嶽丈家還行的時候,他對老婆也過得去,就幫他頂個折磨小老婆的名頭。後來他敞開了打啦,但對嶽丈家更客氣了,嶽丈家後來全靠他周濟,敢說什麼?那些小老婆丫頭子都是買來的,捉了錯隻管打,又不是一頓打死,誰幫忙出頭?等他大老婆也癆死了,是沒金門玉戶大家閨秀給他當續弦啦!可本來也沒啥大家閨秀肯給誰當續弦的,你說是吧?自有那要錢不要命也不要臉的,肯上趕著拿女兒給他呀!瞧他這不是續上一戶了?”

“這次的到底是哪一戶?”

“誰知道呢?反正是外地的——”

“聽說也是人家收的幹女兒!”突然有人興致勃勃插話,“為了錢,就送過來啦!”

不知什麼時候,擺龍門陣的桌子旁邊,已經圍了一圈人。上頭說的那些事兒,都不再是秘密,聽的人仍然津津有味。說到這可憐新夫人身上,人們就更來勁了,你一嘴我一舌,都不知道幾分真幾分假,要緊是過個嘴癮。

小二不得不來幹涉了,肩上大毛巾一甩,作勢要擦桌,這是趕人的意思。他朝後頭努努嘴,婉勸各位:是非都從口中出,煩惱皆為強出頭。伸手的不如團手的。散了散了罷!

眾人陸續散了。

唐家家人索然無味把最後一個花生丟到嘴裏。他估摸著主人也該出來了。

小大佬與胡侍中盡歡而別。胡侍中依然還是一臉中正懇切模樣,往太子東宮去了。唐家師爺則把新擬的折子給小大佬送了來。小大佬看了一遍,大喜:“還是要借重先生文筆!”

唐家師爺作謙遜狀:“哪裏哪裏。貴少爺假以時日,成就當在小老兒上頭了。”

“他哪裏成器!”小大佬像所有嚴格的父親一樣,灑然一笑,且跟唐家師爺講究折子中的一段:“就是這裏,照太子那邊的情況,恐怕改改才好。唔,就是這句話最該換。換成什麼呢?將在乎廩積有常,有常,有常……哦?仁惠有素?就是這個好!還是先生的學問好!”大喜,“就照這個改了,我今兒趕得上遞給皇上去。”

折子到了崔珩那兒,崔珩看了,似乎是很喜歡,叫掌筆太監擇其要,抄報給太後看,說雖是天災,幸而上下官員都很忠謹,正緊急搶救著,一旦通訊路子修回去了,有更確實的消息上來,就可大賑災民,請太後不必過於憂慮。

掌筆太監領旨行事。崔珩繼續批折子,神情越來越嚴肅,也叫了一些人來見,大家都鎖著眉,倒沒有長篇大論的探討,幾乎每一撥都是稍微說幾句,有了定見,便趕緊下去辦事。

到了舉燈時分,太監通稟:“七王爺求見。”

崔珩正見工部賈侍郎等人,聽稟報後略一頷首,並不中止會見,約兩刻鍾後說完了,賈侍郎等出去,與七王爺等候的地方是兩個門,彼此互不相見。七王爺聽見道:“皇上請七王爺覲見。”

七王爺進去,先請個安,道:“太後著皇弟來問皇上的安,請皇上顧著龍體。”

崔珩點頭,問:“太後又吃齋了?”

七王爺道:“是。三帝姬也陪著太後。虧得是聽說情形並沒有大壞,她們還沒有禁食。司膳給了皇弟這幾日食譜,在這兒。”便取出那單子給崔珩看。

崔珩看了,各樣時鮮蔬果豐盛,又有幹果醃菜相佐,料來也是不吝嗇用素油的,點頭道:“太後年事高了,身體是要小心些。”

“是啊。”七王爺誠實的點頭附和,“吃幾天素,刮刮腸子,也好。”

崔珩繃不住笑了,就拿手裏單子打他頭:“說的什麼話!”

七王爺委屈抱頭:“禦醫說的,又不是皇弟自己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