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東濱女孩(1 / 2)

如何是好?

這種時候,玉攔子挺身而出,道:“我來想辦法。”

“什麼辦法?”大家都覺得很困惑,“你能給我們弄來什麼路引子之類的,把我們打扮得像是什麼良民?”

所謂路引子,跟現代社會的身份證有點類似,是當地官府簽發的、證明此人合法身份並允許上路的證明,你到一個新地方之後,新地方的人不知道你是哪裏來的、是好還是壞、該不該放你入境,你把路引子拿給別人看,人家就放心了。

路引子製作很有講究,尤其大陵多年盛世,規矩是很完備的,近年雖然連著災亂,虎死不倒威。這身份證明還是不太好弄的。

玉攔子也沒辦法給這麼一大夥人弄到合適的、可信的證明,但他道:“隻要鬧得這些人都沒心思仔細查你們,你們就可以混過去了,對吧?”

對倒是對的,可是……

“大哥,難道你要去放火?!”有人脫口而出。

倒是個好主意。如果城中大火,人人忙著救火,邱慧天等人就可以趁亂過去。

不過知德城管得這麼嚴,放把火也不容易啊……最關鍵的是,它這裏水源也太旺盛了!

想京城,管得那麼嚴,林代派出的人還是找到機會放火了,原因之一是京城有特權的人多,搞點所謂的特權身份,就能避開很多管束。而且京城的外地人又多,出幾張生麵孔根本不算什麼。至於知德城這裏,恰恰是離得京城遠,沒那麼多天潢貴胄皇親國戚,就一個太守說了算,管起來很方便。要鑽空子更難。它地方又小,誰不認得誰呢?偶爾來個生麵孔,特別紮眼,不好混。

京城放火反而更容易的原因之二,則是京城太幹燥了,就沒人故意放火,它都燥得冒火星呢!有句詞“春色三分,兩分塵土,一分流水”,明眼的一看就知道是北詞。隻有京城這樣的北方,春天才呼啦啦刮了三分之二的塵土在天上飛。你想那麼灰塵滿天,能不幹燥嗎?都不用放什麼儀器去測量,皮膚也會感覺幹了。這要能水盈盈的,灰塵還飛不了這麼高呢!這麼多塵土,還隻是說春天的景致。春天照例還是濕潤些兒的。若是秋天,普遍更幹,冬天更是幹冷,那就更缺水啦!

京城的用水,一些是需要旁邊地區支援的。花大銀子造大水渠,把水引給京城,這也不過是供生活所需,不能像知德城這樣,踩一腳下去,腳印裏都能滲出水的。

你知道知德城要點火有多難了吧?

就算點起火來,旁邊不拘挖點舀點什麼,蓋上去,也就滅了。再時運不濟,下點兒雨——這邊雨水是真的很充分的!——得!都不用人救火。點火的直接能被淋成落湯雞。這就實在黑色幽默了。

“或者給他們飲水裏下毒?”有人不確定道。

但凡腦子清醒點的旁觀者,立刻給他投以不屑的眼神。

拜托!也不想想,知德城這水源是多麼豐盛啊!你要在哪裏投毒,才能確保大家都能喝得到啊?如果隻投一個水井,隻有一兩家人中毒,那是能起什麼鬼用啊?如果投在河裏溪裏……你看看知德城的河和溪啊!那水是流得多歡啊!你要投多少噸的毒藥、投個多久,才能確保水裏的毒素濃度啊!然後你還要把盡可能多的城民趕去那個水源喝水……你知道整座城裏有多少條水道嗎!人家憑什麼偏要去一條喝啊!

這哪裏是投毒的合適環境哦!

“我我……”說投毒的惱羞成怒,“我隻想說個可能性!”

“沒關係。”玉攔子是越來越沉穩有大家風範了,“我有辦法。你們不用管了。但等他們沒心思管你們,你們趁亂出去便是了。”

既是玉攔子這樣說了,大家就在客店裏先等著。

自從阿憨大被朝廷打得垮台之後,連鎖客店才小荷露角,就落花流水春去也。客店又回到各家店各自為政的局麵。這次他們住的店,不大不小,打前頭寫個“悅來”兩字,倒也像模像樣,兩邊牆上寫了他們客店行裏的套話,什麼“仕宦行台,安寓客商,草料俱全,茶水方便”。雙雙住進去之後,隻想問開什麼玩笑!

這裏的水透著一股可疑的紅色,不知燒的什麼葉子,還不如喝清水。至於店家準備的所謂“草料”,還不如放馬去吃野外的草!

哦對了,雖然是大冬天的,這裏蟲子還是很多!雙雙坐在馬桶上的時候,都看到一條筷子長的多足蟲悉悉索索、慌急慌忙的從她腳邊爬到牆根那兒,鑽進磚石縫,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