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仰》經過了自己的艱辛努力和朋友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終於出版了。此書的出版,意味著我多年以來對現代國學和現代文明民族文化傳統思想文化體係的探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信仰》的出版也是改革開放取得的重要成果,將會引領我們在邁向現代化的征程中逐步走向深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首次將文化發展提升到了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也為《中國信仰》的出版、思想文化理念的推廣普及創造了條件。
自從孔子殺害了異己思想者少正卯之後,中國便開始了千百年的壓製乃至屠殺有創新追求的知識分子的封建主義曆史。世界文明發展史告訴我們,思想是最基礎性的生產力,也是最高級的生產力,隻有解放思想,不斷追求思想創新,才能很好發展國家和不斷取得社會的文明進步。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實現現代化,首先就必須解放和發展思想生產力。
中國由封建傳統社會向現代化文明社會的轉化,已經有了百餘年的曆史。由於沒有先進的現代思想文化基礎,不僅經曆了腐朽沒落、列強國家的掠奪和踐踏,也經曆了民族內部的動蕩乃至自相殘殺。而無論我們怎樣掙紮、反抗,都無法真正跳出封建主義的魔掌。今天,《中國信仰》終於出版了,我相信此書表達的係統性思想,以及對現代國學和現代文明民族文化傳統的進一步探索,可以告慰那些為國家的現代化發展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先驅者,以及所有為了民族的真正崛起而不懈奮鬥的人們了。事實證明,有思想文化,國家才有光明的前途,民族才有正確的理想方向。《中國信仰》的出版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光榮,更是每一個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榮譽。弘揚現代國學思想文化是很光榮的使命,每個讀者都應成為其積極的宣傳者。
很感慶幸的是,《中國信仰》完成於西部,完成於新疆奎屯。我們知道,曆史上西部地區一直處於動蕩乃至戰亂的狀態,這當然與思想文化的薄弱有密切關係。能將凝聚著我對現代文化發展的艱辛思考所形成的著作完成於此,無疑會對西部尤其是新疆的民族團結、長治久安和和諧發展帶來曆史性的積極影響。奎屯地處新疆北疆,不僅通達南疆,而且連接北疆各個口岸,是國家西部經濟發展的要地,發展現代文化具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我之所以要在鄭州寫作《後記》,是因為我已經決定在這樣一個正在從傳統社會向現代文明社會過渡的城市,進行二次奮鬥——傳播先進的思想理念文化。不僅是因為鄭州是中國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樞紐,還因為我很熱愛這個城市。在鄭州,我最喜歡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鄭州大學(老校區),一個是人民公園。凡到鄭州,總是住在這兩地的某個地方。這兩地茂盛的樹木高大、俊美,令我震撼。如果說河南是中國的思想文化(形成傳統並予擴散)中心,鄭州大學是河南的思想文化中心,那麼鄭州大學就不僅是鄭州的思想文化中心,還在全國擁有重要的思想文化發展上的戰略地位。人民公園是大眾休閑娛樂的地方,公園裏不僅很有人氣,能夠顯示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將現代文明的浪漫和美麗優雅呈現在了世人麵前。它的價值在於展現思想文化發展的形態和傳統的過渡,以及現代文明民族文化傳統的逐漸形成,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
《中國信仰》一書是在極其複雜的環境裏完成的,或許正因為複雜,才會有那麼多的精彩和光韻。在此真誠向積極支持此書出版的華齡出版社的責任編輯李成誌先生和其領導、同事表示衷心感謝!由於此書涉及眾多領域,而且要求學術和大眾結合,加之本人水平有限,難免會有錯誤或不妥之處,請多海涵,並予批評指正。
在此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幫助過此書出版和我個人事業、命運的領導、親人和朋友鞠躬敬禮!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於鄭州大學(老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