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教規,聖女一生不得嫁人生子,思量再三,終不忍舍去腹中胎兒,遂決定不計後果離教叛國!
君若仍念穀中之情,盼來舊屋一見。
信尾蓋著一枚指環印章,蘇漓拿過白玉指環往上一印,果然貼合,頓時眼淚湧出來。
這封信確是母親筆跡,雖然簡短,卻道出了她與皇帝之間的糾結情事,字字含淚泣血。蘇漓能想象出母妃當時的糾結、彷徨、期盼,以及痛苦……卻無法想象,那樣的抉擇和等待下,最終的絕望。
皇帝悲愴道:“當年,朕並沒有負她,隻是當時外戚叛亂,太子東宮被叛黨所占,信送到東宮,被叛黨截獲了。我在回宮途中身受重傷,一直在外躲避風頭。等到叛亂平息,我發現那封信已是多日之後……我,立刻星夜兼程趕去餘青穀,你母親卻已經不在那裏了……”
回想起那段充滿絕望、痛苦、黑暗的日子,皇帝整個人都在顫抖,難過地說不下去。
朗昶歎息道:“因為重傷未愈就趕路,父皇從此落下病根,久治不愈。從那之後,父皇派了很多人出去尋找,但找遍了整個定國也沒有你母親的下落。後來查到叛黨拿到信,為逼父皇就範,他們曾派人去餘青穀抓你母親……我猜想,你母親當時一定以為那些人是父皇所派,因此傷心絕望,最終嫁給了攝政王。”
蘇漓怔住,他和母妃分開竟然是因為一場誤會!“怎麼會這樣?!”
皇帝熱淚盈眶:“我一生都沒放棄找回你母親和我們的孩子。後來有消息傳來你母親可能去了晟國,我讓昶兒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去查找,但始終沒有你們的下落。後來……昶兒借晟皇子選妃的機會,出使晟國。我把你母親的畫像給他看過,讓他去借機尋找,但是……”
郎昶道:“父皇!兒臣就是覺得明曦郡主和畫像中人極象,懷疑她就是畫像中人的後人,所以才將玉佩相贈,約她前來,好讓父皇親自證實此事。”
皇帝轉眼看著郎昶:“好!好孩子,父皇錯怪你了。這件事你辦得好!”
朗昶笑道:“如今兒臣終於把皇妹找回來了,父皇您可以放寬心了。我們一家人也算團聚了。”
皇帝緊緊握住蘇漓的手,笑得湧出淚來:“好,好,這麼多年……朕找了這麼多年,終於見到你了……朕的長樂公主!”
蘇漓抬頭看他,情緒越來越起伏不定。
皇帝聲音哽咽:“如果你母親還在……不知道她會不會原諒我……當我知道她是聖女教的人,恨得差點親手殺了她。可是最後我還是下不了手……原來以為,我們就此分手,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沒想到……我終究還是害了她!”
蘇漓眼淚流下來,模糊的視線中,他再也不是先前那個威嚴尊貴的皇帝,而是充滿悔恨和期待的父親。她堅硬的內心,終於崩塌。
郎昶輕輕地推了她一把:“長樂,快叫父皇!”
蘇漓張了張嘴,卻沒能發出聲音。
皇後內心不忍,上前道:“好孩子,這麼多年委屈你了。你父皇當年縱然有錯,念在他多年牽掛思念,受盡折磨的份上,就不要再怪他了。好嗎?如果你母親還在,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認回親生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