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有效的說話方式(2)(1 / 3)

研究談話術的訣竅,首先要學會做一個有耐心的聽眾。因為能聆聽別人意見的人,必是一個富於思想、有縝密的見地和具有謙虛性格的人。這種人在人群中,起初也許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後則必是最受人敬重的。因為他虛心,所以為別人所歡迎;因為他善於思考,所以為眾人所敬仰。

怎樣去做一個良好的聽眾呢?首先是要“專誠”。別人和你談話的時候,你的眼睛要注視著他,無論他的地位和身份比你高或是低,你都必須這樣做。隻有虛浮、缺乏勇氣或態度傲慢的人才不去正視別人。

其次,別人和你說話時,不可做一些與此無關的事情,這是不恭敬的表現。而且當他偶然問你一些問題時,你就會因為不留心聽他所說的話而無從回答了。

聆聽別人的話時,偶爾插上一兩句讚同的話是很好的,不完全明白時加上一個問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正表示你對他的話留心。但是,你不可以把發言機會搶過來,就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除非對方的話已告一段落,應該讓你說話時才可以這樣做。

無論他人說什麼,你不可隨便糾正他的錯誤,如果因此而引起對方的反感,那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良好的聽眾了。批評或提出不同意見,也要講究時機和態度,否則,好事會變成壞事。

9.詞必達意

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會遇到需要我們說幾句話的場合,這時候,如果話說得適當,就能使事情獲得圓滿的結果。

擅長說話的人,總可以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意願,也能夠把道理說得比較透徹、動聽,使別人很樂意地接受。有時候還可以從談話中立即判斷出對方的意圈,或從對方的談話中得到啟示。而且還能夠通過談話,增加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對方建立良好的友誼。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不擅長說話的人,所遭遇的情形恰恰相反。他們說話,不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往往使對方費神去聽,而又不能使別人明白他所說的話的意思,這就使交際出現了困難。

遇到有事情和別人洽談,或有事情需要別人合作的時候,說話流利的人,總可以很愉快地把許多事情談判成功;而不會說話的人結果卻往往是不歡而散。

首先,要求正確的發音。對於每一個字,都必須發音準確、清楚。準確、清楚的發音,可以依靠平時的練習、注意別人的談話、朗讀書報、多聽廣播來達到。

其次,說話的時候,要使每一句話都明白易懂,避免用—些深澀的詞彙。別以為用了這些詞彙,就顯得自己有學問。其實,這樣說話不但叫人聽不懂,而且會弄巧成拙,引起別人對你的錯覺和疑慮,或認為你故弄玄虛。

良好的談話,應該以大方、熟練和生動的語言來表達你的意思,使你說的話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說話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說話太快會使對方來不及反應,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為話說得快一些可以節省時間,其實說話的目的是使對方領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講話的人,或者是聽話的人,都必須用腦子思考,否則就不能確切地把握說話的內容。當然,說話太慢也是不可取的,既浪費時間,也使人聽得不耐煩。

“信口開河”、“放連珠炮”都是不好的說話方式。“信口開河”並非表示你很會說話;相反,卻證明你說話缺乏誠意,不真實不負責任。至於說話像“放連珠炮”,那隻會使人厭煩,因為在公共場合說話,你要顧及到周圍的安寧,聲音不要太大。假如你是對眾人演說,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聲音是否每一個人都能聽得到。形容一件事,或者一個人,都必須恰到好處。別以為誇大其詞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事實上,言過其實,必定會受人輕視。

再者,說話是將文字、句子組合起來變成聲音。“話”的實體還是字眼本身。運用字眼有以下幾個原則:

①說話要越簡潔越好。

有些人敘述一件事情,為了賣弄才華,極力修飾語句,用重複的形容詞,或用西方語言特有的修飾手法,或穿插一些歇後語、俏皮話,甚至引用經典、名人語錄。如果你沒有專心注意聽他說話,還真摸不著他在說些什麼。

費了很大的力量,卻使人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即使你用了許多華麗的字眼,也不一定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反而使人覺得你不踏實。

有些人在說話時,東拉西扯,缺少組織和係統,亦使人有不知所雲的感覺。

如果你有上述的缺點,隻要在說話時記住說得簡明扼要就行了。在話未出口時,先在腦子裏構思一個輪廓,然後再按秩序一一說出來。

②文句不要重複使用。

說一句“為什麼”就夠了,而有些人卻要說“為什麼?為什麼?”答應別人一件事,說一兩個“好”就足夠了,但有些人卻說“好好好好……”,或者說“再見再見再見”。

其實這些重複的詞彙,在加強語氣時才用,一般都不必重複使用。

③同樣的名詞不可用得太多。

某人在解釋月球上不可能有生命這一問題時,在幾分鍾內,把“從科學的觀點上說”這句話用了二三十次。無論什麼顯示才華或新穎的詞,用多了就會失去它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