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名曲鑒賞89(1 / 1)

多元化的音樂之河 88.播撒希望,收獲幸福

——施光南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賞析

宋歌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一聽到建熟悉的、富有鄉土氣息的旋律,我們就會立刻說出歌曲的名字——《在希望的田野上》。

這首歌曲由曉光作詞,施光南作曲,創作於1981年。那時正值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廣大農民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於是在新中國農村遼闊的土地上,便出現了“一片冬麥,一片高梁”“西村紡花,東港撒網”“十裏荷塘,十裏果香”“北疆播種,南國打場”這樣欣欣向榮的熱鬧景象。這首歌曲正是通過這種具有濃厚鄉土韻味和時代氣息的形象描繪,將80年代初期新農村欣欣向榮的秀麗畫麵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二段體結構的分節歌曲。第一樂段的一、二樂句一開始便將旋律建立在高音區,使奮發向上的情感一下湧現出來。接著運用的八度、五度等大跨度的跳躍,一方麵拓寬了音域,一方麵推動了高漲而豪邁的情緒裝飾音的運用在體現民族風格的同時,還使歌曲豪邁中不乏細膩,表達了辛勤勞動的農民們對家鄉一草一木都寄予的深厚感情。

例123

接著的三、四樂句,開始就運用了八度的大跳,旋律在此處由歡快轉為舒展,歌詞的分配也大部分由一字一音轉變為一字多音,使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抒發。這種抒情的起伏性旋律使人有置身於一望無際的田野中的感覺,心情格外舒暢。

歌曲的第二樂段給人層層推進的感覺。第一樂句的歌詞是襯詞,運用了“哎咳喲”等吆喝式的民間特色襯句。這個承前啟後的樂句用充滿鄉土氣息的旋律配以圓潤的裝飾音。恰到好處地烘托了作者看到祖國處處充滿建設活力的喜悅之情,而且用悠長的高音為歌曲即將出現的高潮做了鋪墊。

例124

接下來的音樂熱情歡快而富有光彩,與前麵樂句形成對比。此處的情緒較前麵更為高昂和豐富,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它既表達了作者對眼前美景的由衷讚美和欣喜之情,同時表達了對祖國美好未來的無限期翼和祝福。歌曲結束的七拍長音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升華,音樂一瀉千裏,酣暢淋漓。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具有濃烈的民族風格,曲作者巧妙地將南、北民歌的風格特色糅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極為多彩而樸實的音樂主題,富有濃厚的鄉土色彩。歌詞風格新穎,樸實大方、自然生動。可以這麼說,《在希望的田野上》既有對家鄉田野美景的形象描繪,也有對歡樂的勞動場麵的著重刻畫,從各個角度熱情洋溢地唱出了農村的新麵貌和農民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歌曲的鋼琴伴奏也非常富有特色,它極好地烘托了歌曲的主題。伴奏以富於多土性的歡快鑼鼓節奏型貫穿全曲。進入第一樂段後,在持續的鑼鼓節奏伴隨下,左手由和弦變為跳音,使旋律更為活躍。隨著歌曲的漸入舒展,伴奏又轉變為琶音式織體,突出了主旋律。而結尾處的八度震音,更是高潮的“助推器”,它使歌曲在一種令人震撼的情感中精彩結束,完美無缺。

歌曲誕生的那年我剛出生,可以說它是伴隨我長大的歌。我幾乎每一年都會去農村遊玩,農村在這二十多年裏的驚人變化我是親眼目睹的。如今,作者對祖國建設的美好願望已經基本實現,當年播撒下的希望,現在已經收獲到了幸福。這些,我們出生在80年代初期的青年一代是最好的見證者。每當我聽到《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的時候,內心都會有一種親切感,它不僅記錄了祖國走向繁榮富強的腳印,也將我伴隨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