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每天開始著他的體能訓練,吳霞君根據張睿的實際情況,對張睿的速度加以鍛煉,磨練他的意誌,發展力量素質手段,以動力性練習為主,少重靜力性練習,因動力練習可使肌肉組織緊張、放鬆交替進行,能有效的改善肌肉內的協調能力。以達到全麵身體素質共同提高目的。為攀登高水平打下良好的運動素質基礎。
張睿每天都在進行著枯燥的訓練,大量的運動,使他的衣服全部被汗水浸濕。站在一旁的吳霞君,也看到了張睿的努力和毅力。張睿也沒有一點收獲,他感覺自己的臂力和速度有點提升,這讓他有點欣喜。明白自己的苦練沒有浪費。
這天,當張睿訓練完體能後,吳霞君準備找張睿談談話,關心他的生活,多和他交流是一個教練的責任。吳霞君的關懷,讓他有種麵對媽媽的感覺,不知不覺間,讓他在吳霞君的麵前放開了自己的本性。
張睿的主攻方向是蛙泳和自由泳,所以他訓練的身體部位主要是鍛煉手臂,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還有胸肌。
張睿並不是整天都呆在遊泳館,他有時會找吳鵬一起去玩鬧,整蠱他們小組裏麵的其他成員,使吳霞君這個小組不至於像其他小組那樣壓抑。
無論訓練怎樣艱辛,時間都在流逝。轉眼間過了三年,張睿已經八歲了。身高達到了一米三左右,同齡人高出一截。在這三年裏,隨著張睿的成長,他的運動量也在不段的增大,現在,他每天不僅要在陸地上進行身體素質訓練還要在水上訓練三個小時,張睿沒有空餘的時間抱怨,每天都在緊張的訓練和學習。
在張睿進到陳經綸體校的第二年時,李倩雯問張睿:“小睿,訓練這麼苦,幹脆你別訓練了,媽媽給你換個學校,讓你好好的學習,將來考個好的大學。”張睿聽後,反駁道:“爺爺說,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你沒成功,說明你用的功還不夠多。”李倩雯被張睿的話反駁的無語,隻好看著自己的老公張向前,張向前摸了摸鼻梁平和的說道:“小睿,你要知道,就算你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會有收獲啊!所以,你一定要想好,不要將來讓自己後悔。”
張睿聽到了爸爸的話,低頭思考了一番,抬頭臉上露出堅毅的表情,然後對爸爸說道:“我喜歡遊泳,我要學遊泳,我不會後悔的。即使我學了遊泳,我也不會落下我的成績的。你說是不是,媽媽。”張睿說到最後一句,忽然把頭轉向李倩雯。李倩雯看見他鬼靈精怪的樣子,噗嗤一笑,露出她柔美的笑容。捏了捏張睿的鼻子。沒說什麼。就轉身做飯去了。
三年裏,張睿在吳霞君的訓練下,已經達到了吳霞君為張睿製定下訓練的第一階段。吳霞君為張睿製定三個階段,而第一階段是:學會遊泳技巧,出發和轉身技術。增強張睿的體質,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為張睿的以後係統訓練做好準備。
吳霞君始終認為,學遊泳技巧不是總靠教練教的,更多的應該是模仿,所以,最初在訓練張睿的時候,在張睿休息的時候,吳霞君總是叫他在遊泳池旁觀看別人遊泳的姿勢。潛移默化的在張睿腦海裏形成一個潛意識。
加強腿的練習,可以保持身體在水中平衡,有利於技術的掌握,可以提高劃水效果。所以針對於張睿的主攻方向。吳霞君讓張睿進行兩種姿勢的分解訓練,而每種姿勢都從腿部開始的,由打腿-呼吸-單手分解-配合。整個的技術教學由易到難,水陸結合,交叉訓練,不斷重複練習來提高張睿的水性和水感,從而提高張睿對遊泳技術的掌握。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張睿的腿和腳不時的就會抽筋,把他折磨的死去活來。
盡管如此,但張睿依然對遊泳有一種‘遊泳虐我千遍,我對遊泳如初戀’的感情。張睿的遊泳課,有一大半安排的是打腿。每堂課,打腿運動要占一節課的60%.每堂課張睿要遊1500~1800米左右的距離,而且運動量會逐漸增加。這時就體驗吳霞君的教學經驗了。她明白,訓練要新穎,多樣高教與樂的方法,不然會引起隊員興趣的乏味,從而影響訓練效果。所以,她把遊戲接力貫穿到訓練之中,來激起隊員們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