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化渾厚深遠,有源有流,儀態萬千。它有著極大的包容性和極強的生命力,也正因為此,中華民族才得以長期地存在與持續地發展。然而,盡管中國的廣袤大地以及居於其上的居民被共同的主幹文化紐帶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民族,但實際上,他們在外表、習俗、性格上的區別之大,並不亞於南歐地中海人和北歐日爾曼人的差別。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也是很明顯的。
透過曆史和社會的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東西南北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個文化群體的交流碰撞的廣度、深度、頻度的不同,各地長期以來不對稱的文化心理積澱,都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不同地域內居民那各有千秋的傳統習慣、民情風俗和性格心理,以至於“百裏異習,千裏殊俗”。100年前,大儒梁啟超就為我們歸納、描述了這樣一幅“中國地理大勢”:
冀州:“人多重農桑,性尤樸直,蓋少輕詐。”
山西:“土瘠,其人勤儉”
西北諸郡:“接近胡戎,多尚武節。”
青州(今山東):“其人矜於功名,依於經術,闊達多智,態度舒緩。”
豫州(今河南):“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
楚地(今湖北湖南):“有江漢川澤之饒,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食物常足。信巫鬼,重淫祀。”
吳越(今江浙):“其俗纖嗇(長於計算),其人機變。”
巴蜀廣漢(今四川):“俗不愁苦,而輕易淫佚,柔弱褊厄。”
嶺南(今廣東廣西):“人雜夷獠,不知教義。性並輕悍,易興逆節。”
很明顯,今天的情況已經與梁任公頭腦中的圖象不可同日而語。中國文明曆經了一個北移、南移的過程,大河、大江文明相比於京津、粵閩的崛起而逐漸衰落。伴隨著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轉移,各地居民的性格文化特征也隨之交融演變,形成了今天各富特色、各具風韻的“地方性格”,我們稱之為“省市性格”。
“省市性格”也即社會心理學中的“地方性”,它是一個地方的曆史、地理、經濟等各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集中表現為各地居民的心理文化特征。本書以省(市、區)為單位,對20個省市區的居民性格以及其成因、表現進行刻畫與分析,力圖為讀者描繪出一幅新的“中國地理大勢”來。
各個章節的主要內容包括標題、引語、城市頭銜、文化特色、正文、城市女(男)人、城市對話、曆史名人、主編絮語等,其中正文部分論及該省(市、區)的曆史沿革、地理環境、居民性格特征等,兼及各省市的名吃、地方話等。我們希望通過對這些因素、特征進行的刻畫、描述,能對讀者較深入地了解各地居民的性格文化有一個幫助。
如果把每個省市性格都比作一顆鑽石的話,那麼,它的形成,是千百年來與之相關的各種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和各種文化要素積澱下來的結果;同時,通過它們,我們也能看到它所折射出的各地渾厚悠久的曆史、與之相應的地理文化特征,以及居於其上的人們所發出的色彩。
呂進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