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真龍硯(1 / 3)

清康熙年間一天清晨,直隸平泉縣柳溪鎮萬家莊萬世舉家厚重的紅漆大門被“咚咚咚”地敲響。聽到響聲,正在假山後練拳的盛管家馬上收了招式,答應了一聲忙去開門。當他拉開大門,一個商人打扮的中年人“咕咚”歪倒在門檻旁,隻見他左肩挎一褡褳,右手前伸,嘴裏說道:“路上我、我遇到了劫匪,僥幸脫、脫身,太、太醫院、院——”就頭一歪暈過去了……

這時,盛管家查看他的褡褳,裏麵隻有一條毛巾和幾錠銀子,從懷裏掏出一隻紅錦盒一看,裏麵有一隻硯台,材質細膩雕工精美……正當他翻看其他東西時,不遠處有人也在看他。這人是村上的單身漢侯三,今年三十多歲,平時專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這會兒身上背了一隻布袋子匆匆進莊,見了盛管家尷尬地一笑,問:“你在幹啥?”

盛管家又忙將那隻硯台放進陌生人懷中回道:“不幹啥!”隨後二話不說,慌忙一把將陌生人拖進門來,隨即關上了大門……

很快,有夥計告知了主人萬世舉,他來到龍門下,就催著手下還不快去叫大夫。盛管家蹲下再次探了探鼻息難過地說:“他已經死了。”

萬世舉聽說人死了,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急問盛管家當時的情況,盛管家撿重要的講了一遍,末了說道:“最後,他連說‘太醫院’三個字。”

“太醫院?”萬世舉喃喃自語,“什麼太醫院?難道他是皇宮裏的人不成?”之後他在驗看東西時,見到有一隻硯台,翻開硯台底部看到有幾個隸書大字:“元唐州真龍硯”。他猛地眉頭一展似有所悟,來者說的不是太醫院,說的應該是“真龍硯”。

頃刻間,萬世舉臉色肅穆,命幾個夥計將屍首抬到後花園一個廢棄不用的菜窖裏暫且存放。完事後每人發一錠銀子,並交代他們,任何人絕不能把這件事說出去,誰要違拗他決不輕饒。

當晚,盛管家被萬世舉叫到了書房裏,聽他又講了一遍當時的情況後,萬世舉端詳著手中的真龍硯問道:“你當時沒有發現少了一件東西嗎?”盛管家連連發誓沒有,說當時看到村上的侯三回來,來不及細看就將屍體拖進院來。

此時的萬世舉打開硯台?母親櫻缸爬錈嬉喚撬擔?“這裏應該放置一根墨錠,如今卻沒有了。”

之後他講了有關這種真龍硯的絕妙之處:原來,元朝至順年間,在唐州的劉家莊上有一製硯高手名叫劉世忠,經過多年的反複揣摩試驗,他選擇了當地柳溪河中一種深褐色的石料,方才製作出了這種真龍硯台。經過試用發現,此硯集本國各種名硯的諸多優點於一身,它既輕且柔,摸之無纖響,不損毫,易發墨,貯墨不變質,二十天也不會幹涸。尤其是相匹配的這種墨錠是墨界一絕,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匹配精妙的狼毫筆和摻入絲質的宣紙,寫出來的字纖毫畢現韻致天成……當時唐州縣令聽說劉世忠試驗成功這種獨特的硯台之後,為了得到升官封賞的機會,就花重金收買過來作為貢品送給當朝皇上,可惜在送往京城途中被強盜所搶。而那劉世忠因為被人強製要挾製硯,沒有答應,最後也被奸人所殺,再後來這真龍硯成了絕品流落民間……到了當朝,康熙帝喜好舞文弄墨,曾多次許以高官厚祿尋找這隻真龍硯,至今仍然是一無所獲。說到最後,萬世舉再三強調,這根墨錠肯定被人拿走了,如果不與此硯匹配,那它的價值就會遜色不少。所以,萬世舉讓盛管家今後一定多留意,爭取找到此物。

盛管家當即點頭答應會聯係一些認識的朋友查一查,興許還能尋回這根墨錠。說罷回房歇息去了。

但是,三天後,萬世舉卻在他的睡房裏意外死亡。

這天晚上,萬世舉歇息在三太太苗麗雅的房間裏,到了清晨,苗氏喊他起床不見動靜,一摸鼻子氣息全無,她一下子赤腳跑出屋外大喊:“來人啊!”

當盛管家帶著人來後,看到苗氏披頭散發站在門外被嚇傻啦!

萬世舉一共妻妾三個,大老婆雖然與他是結發夫妻,過門近二十年沒有為萬家生下一男半女;二房太太雖然開懷卻生了兩個女兒:隻有三太太苗麗雅一年前被從戲班裏娶進門來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深得萬世舉的歡心,所以經常到這邊過夜。因為這層原因引起大太太和二太太的不滿,中間有一些過節。大太太來後一看萬世舉在苗氏這邊死啦,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就讓人報官。

唐州縣令名叫丁正清,帶著仵作等人勘驗了現場,看到萬世舉死時的樣子非常安詳,不像被害的人,不過仵作經過驗看口腔和食管,發現一些土豆食物和微量的毒素,這種毒素是什麼東西?萬世舉到底是被誰人所殺?丁縣令將萬家所有的人都集中一起,追問昨天都有誰接觸了萬世舉,昨天當然隻有苗氏與萬世舉在一起的時間最長,隻有她是最大的嫌疑。丁縣令馬上將苗氏帶到一間房內單獨審問。

這苗氏隻有二十一二歲年紀,不等丁縣令開口問話,一下子就嚇得哭了。丁縣令安慰她如實講話,決不會冤枉她的。此後,苗氏慢慢回憶最近幾天的事情,不過讓丁縣令最為關注的是苗氏提到:最近兩天夜裏,萬世舉都會在書房一個人欣賞他那件真龍硯台。丁縣令讓人馬上尋找這件古董,誰知將他的書房找了個遍,也沒有找到這隻真龍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