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好興致。\"安陵容自暗處轉出,驚得甄嬛後退半步,鬢間玉蘭絹花落入雪堆。
俯身拾起絹花時,指尖撫過花瓣處細密的針腳。雙麵繡的玉蘭在月下泛著瑩光,花心處用米珠綴出個\"莞\"字,針法卻是景仁宮獨有的錯金繡——需得將金絲劈作十二股,沿著繡線走勢盤出暗紋。
遠處忽起騷動,皇帝的大氅裹著甄嬛離去時,安陵容瞥見暖閣轉角處沈眉莊的緋色衣角。她將絹花收入袖中,嘴角噙著冷笑。那絹花浸過西番蓮汁,遇熱便會散出催情香氣,倒是與剪秋上月賞的螺子黛有異曲同工之妙。
次日寅時,六宮皆知莞貴人雪夜複寵。安陵容對鏡簪上皇帝新賜的暖玉鐲,看鏡中寶鵑神色焦灼地稟報:\"華妃娘娘卯初便召沈貴人去翊坤宮,說是核對上月的賬冊...\"
話音未落,外頭忽起喧嘩。蘇培盛領著八名太監魚貫而入,朱漆托盤上躺著對金累絲燈籠耳墜,墜角各嵌著鴿血石,在晨光中豔得刺目。
\"皇上說,昨兒見小主簪著琉璃耳璫,想起庫房還有這對前朝的玩意兒。\"蘇培盛笑得意味深長,\"說是前朝宸妃戴過的,最襯小主這般清水芙蓉。\"
安陵容叩謝恩典時,餘光瞥見寶鵑盯著耳墜的眼神發直。這對耳墜原是華妃求了半年的物件,上月尚宮局呈給皇後的禮單上還特意用朱筆圈注過。而今皇帝輕飄飄賜給個常在,倒比直接打耳光還疼上三分。
第5章 暗香浮影(下)
未時三刻,景仁宮請安的時辰。安陵容特意換上皇帝賞的浮光錦衫子,日光一照便現出暗紋的百子千孫圖。皇後盯著那流光看了半晌,忽然笑道:\"安常在心靈手巧,昨兒送來的梅花暖額,剪秋說針腳比尚宮局的繡娘還細密。\"
\"娘娘謬讚。\"安陵容伏地時露出腕間暖玉鐲,\"臣妾不過是把皇上賞的浮光錦裁了邊角料,萬不敢與尚宮局比肩。\"
華妃的護甲重重磕在茶盞上:\"本宮瞧著這浮光錦的成色,倒比年下賞給各宮的強些。可見皇上的心意...\"話鋒忽轉,\"沈貴人怎的還跪著?莫不是昨夜在梅園染了風寒?\"
眾人這才注意到沈眉莊仍跪在殿角,月白裙裾上沾著未化的雪粒。她腕間珊瑚串不知何時換成翡翠鐲,正是安陵容初承寵時得的那對。
\"臣妾...\"沈眉莊剛開口,忽見甄嬛扶著浣碧款款而入。茜色宮裝下擺繡著金線玉蘭,行走間恰露出鞋尖上綴的東珠——那原是皇後生辰時皇帝賞給華妃的貢品。
殿內霎時靜得能聽見炭火爆芯聲。皇後手中的佛珠突然斷裂,檀木珠子滾落滿地。安陵容俯身去拾,恰看見甄嬛繡鞋內側用銀線繡著個\"菀\"字,針腳與那日絹花上的如出一轍。
\"本宮乏了。\"皇後揉著額角起身,翡翠步搖的流蘇掃過安陵容發頂,\"安常在既得空,明日來抄些《心經》吧。\"
暮色四合時,內務府送來十筐銀骨炭。安陵容命素荷在廊下焚了,看青煙裹著梅香漫過宮牆。皇帝賞的燈籠耳墜在妝奩裏泛著血光,映得銅鏡中的笑靨格外妖冶。她知今夜又該有新人得幸,卻不知是翊坤宮的瓷器先碎,還是碎玉軒的梅花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