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1 / 1)

不一樣的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奇特的城市。全市共有160多條大小水道,由1000餘座橋梁相連。漫遊城中,橋梁交錯,河渠縱橫。從空中鳥瞰,波光如緞,狀似蛛網。市內地勢低於海平麵1—5米。過去,城市的建築幾乎均以塗了黑柏油的木樁打基,以防沉陷。王宮的地基就使用了13659根木樁。荷蘭王宮,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精華建築。最初是作為市政廳而建,1648年動工;在法國拿破侖占領時被作為拿破侖的王宮;1813年歸還市政府;1935年為王室所有;如今為王室的迎賓館。

由於阿姆斯特丹的特殊地形,乘船遊覽阿姆斯特丹才能真正體會水城的獨特韻味。阿姆斯特丹著名的運河有皇帝運河、王子運河和紳士運河等。在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前,每種航線的遊覽船每隔15—30分鍾開一班。在船上常常可以發現在街道行走時所未留意到的景色。

遊船穿行在著名的河道間,河道兩旁是典型的荷蘭傳統民居建築。這些運河邊的房屋建於17世紀中期,大多為紅磚建築,梯階尖頂外形精致優雅。所有三層和四層的小樓房被塗成了藍色、綠色和紅色,可愛得就像假的一般。房子正麵和窗戶都是細長的,這是因為當時征收房產稅是按門麵的麵積征收,精明的荷蘭人為了節省稅費都盡量減少正麵的麵積。由於門麵狹小,所以裝飾的心思都放在了屋頂上。仔細觀察會發現各家的屋頂都有所不同。由於門窄,大型家具物品須從窗戶進去,為此房上設有突出的吊鉤。運河邊的酒吧、餐館、禮品店鱗次櫛比。在工藝品店裏擺滿了木屐和風車。有的店門麵也以風車作裝飾。這座填海而成的“水下城市”曾用風車抽幹堤壩內的積水,風車為荷蘭創造了陸地,所以荷蘭也被稱為“風車之國”。

乘坐遊船遊覽阿姆斯特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參觀博物館時相當方便。這條航線巡回於市內各主要博物館,隨時可以上下船。

圖桑夫人蠟像館在王宮的左側,是英國蠟像館的分館。圖桑夫人最早在英國倫敦建蠟像館。現在美國紐約、拉斯韋加斯、香港都設有分館,主要展出名人的蠟像。

國立博物館收藏有荷蘭黃金時代的繪畫作品。倫勃朗巔峰時期的作品幾乎都收藏於此。此外還有世界各地的珍貴雕塑、陶器、家具、金銀及玻璃珍品。

凡·高博物館收藏有荷蘭著名畫家凡·高(1853—1890年)200多件油畫和600多件繪畫作品。凡·高博物館建於1973年,其原設計是由建築師裏爾維德規劃,《戴草帽的自畫像》、《朱爾夫》和《一雙靴子》都在二樓展出。其中,最知名的應數《群鴿》與《向日葵》。親身站在他的畫作前,才能感受他每一筆所透露出的力道與美感,看著看著,一種由心底生出的感動會讓你久久難以忘懷。

此外還有印象派大師莫奈、高更的作品。

安尼佛朗克屋,1942年,德國猶太女孩安妮為躲避納粹的屠殺,躲藏在這密間室中長達兩年。寫下了著名的《安妮日記》,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日記。它記敘了二戰期間小作者一家和親友為躲避納粹而藏身閣樓的故事。這本日記被譯成55種文字,總銷量超過2500萬冊。

荷蘭航海博物館建在運河港灣旁,以前曾經是荷蘭海軍的軍火庫。博物館展出荷蘭黃金時代航海和殖民的曆史資料。外麵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號帆船的原樣複製品。船上布置的場景使參觀者可以了解當時航海生活的情景。

如果你厭倦了在遊船上遠遠地觀望阿姆斯特丹,希望和它來一次親密接觸,那麼不妨選擇騎自行車。在陸地上,阿姆斯特丹既保留了古老的有軌電車,也特意為自行車設置了專用車道,各種交通工具和諧地編織出了城市的交通網。

阿姆斯特丹人喜愛騎自行車,他們享受的是一份騎車的自在與愜意。在阿姆斯特丹街頭常常能看到一輛輛自行車在道路上穿行,騎車的男女老少都有著一種悠然自得的氣度。許多人的車上裝有車筐,有的筐裏是蔬菜水果,有的是鮮花,有的是一隻小狗。

阿姆斯特丹自行車的規模當然不能和中國相比,中國是自行車王國,自行車交通工具的作用遠遠大於它休閑娛樂的作用。但是,這一切在阿姆斯特丹卻有了顛覆性的改變。自行車在阿姆斯特丹更是一種人們閑暇時的出遊工具,其休閑娛樂價值遠遠大於實際的交通工具的作用。如果說自行車流在北京屬於洪流,那在阿姆斯特丹隻能算是涓涓細流了。

阿姆斯特丹的騎車人更像是這座城市的主人。不僅僅因為專用車道和機動車的禮讓,更因為騎車人那種氣定神閑、從容不迫的氣度。他們輕巧地穿過街市,有時還可以把汽車甩在身後。自行車不僅是這座城市的標誌之一,也是它最富有魅力的風景。阿姆斯特丹有不少公用的自行車,因此有時騎車人會將車靠在運河邊的欄杆上,然後瀟灑而去。黃昏的陽光照耀著平靜的運河和欄杆邊的自行車,這樣的畫麵讓這座城市充滿了一種慵懶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