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三章 新的征程(1 / 3)

肖遙帶著私人訓練團隊從美國飛回華夏,隻休息了一,就直接去了陳揚幫他聯係好的東海大鯊魚隊試訓。

早在陳揚回國後沒多久,肖遙就聯係了陳揚,正式回複願意嚐試職業籃球,請陳揚幫忙聯係球隊試訓。

陳揚回國後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對華夏男籃在本屆世界杯上的表現進行總結。他的國家隊總結會還沒開完,就接到了肖遙的電話,是願意轉行打職業籃球。陳揚覺得,這算是他在總結會期間低落煩悶心情中難得的一個好消息了。

肖遙轉行打職業籃球是陳揚出麵“蠱惑”的,對此事當然十分上心。總結會一開完,陳揚馬上就開始著手辦這件事情。

首先第一步,陳揚要挑選合適肖遙的球隊。

雖然肖遙在幾場表演賽中很多時候都是進攻時打後衛,防守時站籃下打內線,似乎從裏到外,一至五號位都能勝任,但那是因為表演賽中全部或者大部分是業餘球員。肖遙的身高在普通人中有優勢,所以才看起來哪個位置都能打。真正到職業賽場上,以肖遙不到一米九的身高,絕對不可能打內線,也不太可能去打鋒線,能打得位置基本上就隻有後衛。

一支球隊在一個位置上不可能隻有一位球員。任何球員想要上場比賽,肯定是要麵對隊內同位置球員的競爭的。那麼一個球員能不能上場比賽,就與隊中同位置球員的情況也息息相關。陳揚給肖遙的定位是後衛,那麼去那些後衛線上實力較弱的球隊試訓,肖遙打動球隊,通過試訓拿到球隊職業合同的可能才會相對比較大一些。

第二步,是挑選有簽下肖遙空間的球隊。

這個空間,包括了球員名額的空間和球隊的薪資空間。

華職籃的球隊,一線隊的球員人數是有限製的,每隊最多隻能有十八名球員。雖然一些華職籃球隊也有自己的青年隊,但華職籃的青年隊球員是有年齡限製的,年齡不能超過二十三歲。肖遙已經二十四歲了,超過了青年隊的年齡限製,要簽約隻能簽一線隊。

按照華職籃的規則,每場比賽每支球隊能夠上場的球員人數是十二人,需要在比賽當上午的賽前聯席會上提交。也就是,雖然球隊的一線隊球員人數是十八人,但每場比賽能坐進場邊替補席的球員隻有十二人,總會有一些球員是無法上場的。這也造成了雖然球隊基本上都會在賽季開始前提交一線隊球員名單時把十八人報滿,但有些球隊裏會有一些基本進不了十二人比賽大名單的“湊數”人員。

與前世BA參賽球員注冊截止日和公示日在九月份不同,這個世界的華職籃的提交一線隊球員名單的截止日是在賽季開始前的十月底。現在距離新賽季開始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遠還未到球隊提交一線隊球員名單的截止日期。雖然選秀大會早就結束,很多主要的球員交易也已經完成,但華職籃的轉會期是跟一線隊名單提交掛鉤的。球員名單沒有提交,球隊就可以簽約球員。

就算是這個時候很多球隊的陣容配置基本已經完成,但由於有些球隊有“湊數”球員存在,那就仍然會有簽約肖遙的空間。

至於薪資空間,則是指的球隊工資帽。所謂工資帽,是聯盟對球隊支付給所有球員的薪資總額上限是有規定的。不過這點對肖遙倒是沒有多大的影響。肖遙之前沒有打過職業比賽,如果簽約華職籃的球隊,就是新秀,球隊隻能與其簽新秀合同。聯盟對新秀合同的薪資上限同樣是有規定的,數額當然不高,大部分球隊的薪資空間簽個新秀合同都是沒什麼問題的。

陳揚一番挑選之後,選擇了幾家他認為比較合適的華職籃球隊,親自出麵聯係了球隊的管理層和主教練,向他們透露了肖遙想要轉行打職業籃球想法,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受肖遙去試訓。

在陳揚自己看來,慫恿肖遙打職業籃球其實是他一時心血來潮想出的一個看起來有些“異想開”的主意。畢竟,肖遙沒有經過任何係統和專業的籃球訓練,又已經二十四歲了,球隊不能跟他簽青年隊合約,把他放在青年隊慢慢培養,隻能簽一線隊。倒不是陳揚覺得肖遙去職業球隊試訓這件事沒有可能,但起碼也得費上他不少口舌。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隻那麼一提,還沒來得及擺事實講道理的“服”他們,那些球隊居然就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全都表示可以安排肖遙前往試訓。

其實,做為娛樂明星,肖遙在華夏的知名度和話題性都是非常高的。作為華夏與籃球關聯最為密切的娛樂明星之一,肖遙在華夏籃球迷中的知名度同樣也非常高。很多時候,知名度和話題度都是可以轉化為利益的。

當然,也不是任何一個娛樂明星僅僅是去職業球隊試訓就可以給球隊帶來巨大的利益。

首先,肖遙是真的籃球打得非常好。憑借國內外三場表演賽三個VP的表現,肖遙能打職業籃球的聲音就沒有完全消失過。當然這些的並不是籃球專業人士或者隻是某些球員的客套話,但在很多籃球專業人士看來,肖遙至少是看起來的確有這個基礎和可能性通過試訓打上職業比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