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8月下旬,夏若兮去利江縣教育局參加新老師崗前培訓。時間三天,主要是職業教育、領導鼓勵,大家都覺得這培訓可有可無,沒有什麼有份量的東西,但主辦方搞得十分隆重。有些事就是這麼怪,轟轟烈烈搞形式,紮紮實實走過場。
培訓結束後,她就該去自己的新學校報到了。
夏東遠本來想著自己去送一下孩子就行,他擔心楊玉玲看了學校的環境後,會更加難受。盡管這些日子楊玉玲在孩子麵前一直強裝著笑臉,可半夜裏掉過多少眼淚他是知道的。兒是娘心頭掉下的肉,隻要沒有合上眼睛,每天想著的肯定都是兒女。
但楊玉玲說什麼也不願意,她一定堅持要去女兒工作的地方-雙山鎮中心小學去看看,那地方究竟如何,女兒還要在那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不看看怎麼能放心。父女倆拗不過她,隻好答應。
利江和臨江都是DF市管轄下的兩個縣(市),相隔並不遠,臨江就有到利江的班車,隻是從利江到雙山鎮的班車就不那麼方便。
安平省是內陸省份,沒有資源,沒有工業優勢,交通比起別的省份來,也要落後一大截。土地裏刨不出金磚,隻能敷個肚兒圓。這幾年農村裏的勞動力基本都去了沿海城市打工,好多家是關門上鎖。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所以班車隻是早上一班,下午一班,其餘時間不發車。
一家人到了利江,下車後問了雙山鎮的車還有三個多小時才發,沒有什麼事可做,夏東遠就將行李寄存到車站,帶著娘倆去街上轉轉,順便吃點飯。
這些年各地方都在抓住機遇謀求大發展,但利江縣的老城改造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尤其是車站這塊,縣委雖然一直計劃要進行搬遷,可由於資金等原因,遲遲沒有落實,街道改造也就擱了淺。
夏若兮挽著母親的胳膊,跟在父親後麵,不經意間,她看到父親兩側鬢角的白發比以往多了不少,在陽光的照射下,特別耀眼。身影也有些佝僂,曾經那個矯健壯碩的男人如今一天天老去了!
她的心刺痛了一下,低下了頭,什麼也不想說,隻是默默地陪著走。
夏東遠和楊玉玲顯然沒有察覺到女兒情緒的變化,走到一個超市,夫妻倆停下了腳步,扭頭問女兒還有沒有東西需要買。
夏若兮強裝笑顏到:“還有什麼東西可買的,你們差不多把超市都打包了,再買什麼,要不老爸你給我買台小車吧,不然拉不下。”
夏東遠若有所思地答到:“別急,車肯定會給你買的,哪怕我們不吃不穿也要滿足你,不然回一趟家太麻煩了,當然前提是你要拿到駕照。”
楊玉玲聽丈夫這麼說,拍了拍女兒的手,說:“寶寶,上班了有機會就去學個駕照,太好的車我們買不起,給你買個代步的車吧。”
夏若兮癟癟嘴說到:“我們家哪兒這麼多錢啊,你們就掙一點工資,又沒有什麼外快,這幾年我上大學花的也不少啊,你們不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