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角聲滿天秋色裏之2. 後院起火(1 / 2)

母女倆的小動作沒有逃過鄭明東的眼睛。但他隻是朝她們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幾天他有些煩心。今年是換屆之年,作為一個年富力強的男人,他很想在事業上再衝刺一下,隻是這裏麵有些彎彎繞,讓他有些意外。

這次換屆,陳局長要退居二線,蔣書記已經找他談過話,說是讓他去大人當個專職常委。從一個實權局的一把手到一個賦閑的常委,這落差實在有點太大,陳局長心裏一下轉不過彎來,對於單位上的事也就撒手不管。

陳局長要換位置的消息在交通局早就不是秘密,相對於陳局長去哪兒,人們更關心的是誰來接他的班。

交通局內部呼聲最高的是李副局長和紀委書記鄭明東,李副局長是科班出身,早前在市紀委呆過,做過古保辦的副主任兼文管所的所長,資曆很老。

臨江是座曆史古城,其中的老城有五、六平方公裏都是宋、元時候留下的老建築,又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保存相當完好。在一度時期,臨江曾是安平的省會,有當時鄉試的考場,臨江還是相當一級政權所在地,有道台衙門。同時臨江也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交集的地方,境內不僅有道觀、寺廟,還有安平最大的清真寺、最早的基督教教堂。

早些年臨江縣委大搞工業建設,不僅撤掉恢弘的古城牆,同時對一些古建築大肆進行改造,在裏麵建宿舍、建廠房,好好的景觀被整得不倫不類。

後來臨江撤縣建市,確立以旅遊業為城市發展目標,對古城內的廠房進行了搬遷,投入資金恢複古城原貌,同時注重挖掘古城文化,從多方麵進行打造包裝。

為了更好整合資源,發揮效能,LJ市委成立了古城保護與旅遊開發管理辦公室,簡稱古保辦,為正科級單位。文物管理所是古保辦的下屬單位之一。

李副局長在古保辦的時候,文管所發生過一件大事。為了提升城市檔次,當時的市政府出資,由文管所具體負責,從外麵購進一批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畫家吳道子所畫的《臨江山水圖》,據說引進的時候光這圖就花了近百萬。

圖引進後,文管所專門設立了展台,向全市人民進行展覽。隻是臨江人民的福分太淺,展覽不到半年就再看不到了,圖和一些文物在一個風高月黑夜離奇失蹤,不翼而飛。當時的常務副市長蔣衛東還大發雷霆,責成公安局限期破案。

案子最終沒能破了,李副局長-當時的李副主任兼李所長為此還得了一個嚴重警告處分,在全市人民的關注和議論聲中,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盡管李副主任是滿腔冤屈,但他化悲痛為力量,仍滿腔熱忱投入到工作中,絲毫沒受影響。領導對此很是賞識,覺得此人識大局、有覺悟,將他從古保辦調到交通局任副局長。

這次陳局長光榮退居二線,他躊躇滿誌,一心想要轉正,打算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天,他坐在辦公室的大轉椅上,正想著該怎麼去操作此事,安全股長敲門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