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這個世界的科技高速發展著,記得兩年前,人們還在覺得電池能一次性使用幾個月不用再充電不可思議的時候,現在這些所謂的科學難題早已突破,人們的生活跟這些東西的聯係日益加深。可是,我們的故事,似乎跟這沒什麼關係。
我,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青年。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一個尷尬的年代,不像80年代初期的哥哥姐姐們,現在已是社會主流,又離被稱作90後的弟弟妹妹們差別甚遠。既是改革開放後教材幾次改版的試驗一代,又趕上了義務教育應該出學費的那一期的末班車;既是大學擴招那幾年的犧牲品,又是接受到各種新鮮事物和外來文化衝擊的前幾批。從小學時,互聯網用的撥號連接,速度幾kb每秒到現在下部島國高清電影隻要幾分鍾,從那些年的傳呼機到現在的各種高配置的職能手機,世界的變化,科技的發展我們也算是見證者了。唯一一個那麼多年來不進則退的奇跡,我們也算是見證到了,這個奇跡我們稱作中國足球。
說到中國足球,其實當年甲A聯賽也真算是萬人空巷了,跟全民炒股的時期都算是那個年代的標誌。那時,我們四川省的球隊,隊名是全興,也出了幾個球星什麼的,現在還記得的什麼馬明宇,魏群,據說現在已經做金融還是開茶館去了。那時,每天早上9點一到,各地的證券交易所門口的大叔大媽們,就無比準時地衝進交易大廳,盯著大屏幕上跳動地數字,有的人一夜暴富也有的傾家蕩產。我的父母當時也是這幾批浪潮中的一員,我還記得我父親帶著我們一家,去省體育館看球賽,那時還小,根本就不懂為什麼場裏那麼小的幾個人踢球,我們都看不清楚,還是有這麼多人花那麼多錢擠在裏麵高聲狼嚎,現在,我其實對這類事也沒什麼好說的,實在要我說,估計隻有“嗬嗬”了。
其實,並不是討厭這些,相反,這些東西,對於生活在同一時代的我們來說,每一次和朋友們談論起來,每一個人,都會流露出很懷念很幸福的表情。當然,如果有同年陰影的話,是不會懷念的。說遠了,回到正題。不管現在的我們,你是開著大奔,過著社會精英的生活,還是碌碌無為,每天為了生活奔波,但隻要回憶自己曾經經曆的這些,會心的笑容都是少不了的。應該說所有時代的人都會這樣吧,或許這是人們本性裏對小時候的一種憧憬。
說了那麼多的以前,說說現在吧,我呢,生活在成都,一個其實挺不錯的城市,一個有著各種外號的城市,具體如何,可以去找找旅遊日誌,這裏畢竟不是旅遊讀物。我現在是個公司小職員,每天的生活就是家裏公車公司的三點一線。以前呢,做過很多類的事,比如幹過銷售,賣過信用卡,當過餐廳服務員,影樓裏也打過雜,最後還是沒辦法的在一個私人公司裏做著圖片處理的工作,美其名曰還能稱得上是個攝影師,其實跟打雜的倒是有異曲同工之處。老板嘛,扣錢的時候總是眉飛色舞地高速你,你又出了什麼差錯,所以扣掉了多少。給錢的時候就一臉苦瓜樣說公司業績不好,能發給你這麼多,你看公司多好之類的。記得曾經有的理想,現在總是一次又一次被現實折磨得什麼都不剩下,從大學生活開始,就渾渾噩噩地過著,畢業後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就產生了之前說過的那些職位,最後還算運氣好,能找到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事兒做,就這樣,一晃就到了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