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古道暴動(1 / 2)

快樂的時光轉眼即逝,夕陽西下,近黃昏。

“高城滿夕陽,何事欲粘裳。殘陽如血,卻紅不過這一片戰場。多少英雄將士在這裏拋頭顱、灑熱血,血染戰場、馬革裹屍。斜陽外,寒鴉數點,悲涼繞孤村。多少家庭因為戰爭妻離子散、孤兒寡母?”古世民和楚戀歌共騎一馬回營,可一路行來,楚戀歌目睹這一城淒涼,百姓淒淒,不免悲從心生。

夕陽下,寒風起,飄起一城悲戚。二人一馬狼狽如背景難民,一身的泥沙幹草,然,盡管如此,還是有數十個乞丐從四周角落包抄了過來,老幼婦孺匍匐在地不停的朝‘貴人’磕著頭,顫顫巍巍道:“貴人,施舍點吃的吧,我們三天沒東西吃了,孩子們已經餓的受不了了,貴人,行行好吧……”有一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老鷗甚至緊緊的抓著馬腿,全然不顧這馬一蹄子就能將她踢飛,她目光蒼涼又堅定:“貴人,老婦做牛做馬,這輩子不行,下輩子也報答您啊,可憐可憐我的孫女,她才兩歲,都哭不出聲了!貴人啊,求求您了求求您了……”她不停的磕頭,蒼老的麵頰上滿是鮮血,慘不忍睹,卻是沒有淚。

四下哀求聲起,驚飛了覓食的烏鴉,觸疼了楚戀歌的心。

楚戀歌沒有說話,她隻靜靜的看著,她看著老嫗滿麵鮮血,想著老嫗怎麼不哭呢?淒涼的世道、冷清的朝廷已經不值得她再為之流一滴眼淚了嗎?還是她的眼淚早已在家中男丁盡數充軍、戰死沙場、死不見屍的時候就已經流幹了?楚戀歌的心很痛,像是錐子在紮著,然而她還是沒有說一句話。曾幾何時,她也曾憐憫過一個可憐人,可最後卻是她那憐憫心害死了莫家九族千人。多麼諷刺啊,她的憐憫心竟是那般的可笑又可恨。看著這些老弱婦孺垂死掙紮,她該怎麼辦?

她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哀求哭泣聲吸引了附近無依的百姓,頓時,血色殘陽古道上跪滿了一地憐人。辛酸淚,撒滿地,滲入地下三尺,不知會否讓地府暴雨成災。

古世民的心弦被觸動著,這一地哭嚎者都是傲天的子民,這一地的血淚透著他們的悲苦。他張了張嘴,顫了幾顫,卻又不知該說什麼?他此時又能做什麼?開倉放糧?那麼前線戰役將必敗無疑。施舍銀子?那麼勢必造成百姓一番爭搶。到時,傷的又是誰?錯的會是誰?抓著韁繩的雙手頓覺無力。他可以對後宮的血腥無動於衷,可麵對弱小百姓時,他卻做不到冷眼旁觀。他叫世民,救世濟民早已在他出生的那一刻便烙在心上。可是,他該拿什麼救世?拿什麼濟民?此刻,他生出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弱小無能感。

“各位快快起來,如有苦難可去官府尋求幫助。在此跪地也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兄妹二人初來乍到,身上盤纏也早已用盡,實在囊中羞澀幫不了眾位那麼多人啊。”僅一眨眼的時間,古道跪地哀求哭嚎之人竟已多達百人,楚戀歌皺眉,暗道不妙,她雖心生不忍,可此時僅憑她二人之力對於如此之多的災民來說是無能為力的。早就耳聞關內賊寇混在百姓中,難保此時趁著混亂不伺機發難。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還不如狠下心快刀一斬,先回軍營再從長計議。

“戀歌?”古世民聽到楚戀歌的一番話,有點不解。她的善良純潔,他是一清二楚。他尚且心痛不已難以自拔,她卻一番言語置身事外。他緊緊的盯著楚戀歌的側臉,在看清她眸中隱藏的那抹痛時,他似乎有點懂了。也許莫家九族抄斬對她的打擊真是太大了。猶記得她曾言就是因她一念善心造成惡果。哎,可憐她小小年紀,便要在本性善良與殘酷現實之間掙紮,難為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