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會尊重老人
每次談到老人,我的心理都沉甸甸的。許多次,都在腦海中構思一部寫給老年人的作品,隻是我現在還不著急把這部作品拿出來,因為手裏還有許多東西要寫出來。如果真到了50歲以後再寫老人,也許會寫的更好呢。隻是那時候,我需要一個助手了。
今天上午在小區的花園裏跟幾個老人聊天,都是60和70歲的老人,聽著她們給我講故事,我感到很親切。她們看到我是中年人,也很開心的跟我交談,老人太需要年輕人和中年人尊重了。經常聽到朋友說:家裏的姨媽和姑媽遭到孩子的歧視和虐待,我心理就感到很沉重。誰不會老啊,為什麼就不能尊重老人呢?每個人都會老,那些虐待老人的年輕人想一想:假如你們到了老年,你的孩子虐待你,那你會怎麼樣呢?
以前,我跟父母也會有代溝,感覺他們叨嘮,感覺他們不時尚,感覺他們落伍了。可現在卻發現:老人的世界裏,他們的心依然年輕;在他們的世界裏,他們渴望與年輕人交流,也渴望年輕人的尊重。尊老愛老,永遠都是一個不會落伍的話題。請尊重老人吧,尊重他們,就是尊重自己。
再有11年,我也會加入老人的行列,成為一個白發老人。到那時候,我也渴望有更多的年輕人理解我,支持我,關心我。
有時間,我會把那部描寫老人生活的小說寫出來的,送給天下所有的老人。
二、談“吃嫩草”現象
如今的社會,在愛情領域,流行“吃嫩草”現象。啥叫“吃嫩草”呢?就是老男人找個小女人;老女人找個小男人。兄妹戀正常,姐弟戀也正常,可這樣鬧騰下去,苦了那些一心隻想找個同齡人的單身男人和女人。
都說中年女人難嫁,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男人想吃嫩草了,所以,中年女人就難嫁了。我閑來沒事的時候,常看看報紙上的征婚廣告,不是為了找對象,就是看看熱鬧。結果我驚訝的發現:同齡的中年男人和45歲以下的男人,他們的選擇對象的標準都是35歲以下的女人,讓中年女人非常鬱悶。所以,因為男人的原因,離婚或者是沒有結婚的單身女人,為了告別單身,不得不做出選擇:現實點的女人選擇比她大10歲的男人;浪漫的女人,選擇比她小的男人。而惟獨想選擇同齡人的單身女人,卻是孤獨寂寞的在獨自漫步,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三、詩人與自殺
前天,我朋友打電話告訴我:某地方某某詩人自殺了,自殺理由是為生活所逼迫。我聽後無語。
這幾年,自殺事件很多,詩人自殺的事件就更多。我不明白:為什麼詩人都選擇自殺?有的卻是生活潦倒自殺,可很多的自殺詩人都是因為精神出現了問題自殺。說到精神問題,就不能不談談目前中國的詩歌了。
一位老作家也是一位老詩人說:現在詩壇基本分為兩派,一派是老詩人,年齡基本都在60歲以上,寫古體詩和主旋律詩歌,這些老人基本都有工資,生活很寬裕,寫詩就是為了老有所為,就是為了有個精神支柱。但是這些老人,給我的感覺是:自費出版詩集的多,都很陽光。另一派是現代派,大部分是年輕人。這些人中也分為三種:一種是在體製內的詩人;第二種是在國企和黨政機關以及單位裏,有穩定的工資和收入,寫詩主要是娛樂和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第三種是最苦的,就是隻會寫詩歌的自由撰稿人。他們沒有固定的收入,隻要滿腔的苦難;沒有穩定的收入,除了寫詩歌,就不會再寫別的作品。自殺的往往是這最後一類人,遇到不順利就會走上絕路。
這些人難道沒有才華嗎?完全不是的。他們難道比那些體製內的人差嗎?答案是一點不差。差就差在他們沒有門路,沒有關係,沒有那樣的機會。有人說那是命運。可有人卻總覺得:這些好像又跟腐敗有點關係了。
我是不讚成自殺,人的生命本就脆弱,何苦要自己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