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華胥,伏義,碧蕭,倉頡,就此在華胥所部,安居下來。平時,主要由那碧蕭,傳授伏義,人倫,大道,製曆定禮,漁獵等等。而有那倉頡,陪同伏義,身體力行,親身體會這人族的艱辛等等。
至於那多寶,雲中子等人,在伏義選擇之後,便即立刻的離開。以這眾人的智慧,也立即的,就明白了,自己的條件,為何會失敗的原因。所謂知錯就改,這一幹的諸人,尤其是那廣成子,雲中子,這非常有可能成為帝師的二人,皆都在那伏義拜師之後,立刻就返回到了各自的師門,而請各自的老師,再傳授些適宜,有利於那人族的法道。
慢慢的,轉眼十數個春秋即過。這時的伏義,也長到了成年。此時的他,已然的在倉頡的輔佐之下,教會了族人結繩為網,用以捕鳥,打獵,網魚。並在閑暇,創造了“瑟”,並編纂《駕辨》之曲。
而此時,這已經成年的伏義,卻總是一搞,就望著周圍的山川,河流,以及那星鬥,雲天,靜靜的發呆。引得那些在伏義領導之下,生活越來越好的人們,不禁的擔心。
這一天,伏義一個人來到了黃訶、洛訶交彙之處。豁然的,隻見這黃、洛兩岸,卻是陡然的河水翻湧。不待那已然亦有天仙之境的伏義,反應過來,就見一龍馬,負河圖,出黃河;一神龜,馱洛書,出洛水。而二獸,皆獻書於伏義跟前,而後,這二獸更在這伏義反應過來之前,便立即的返回水之,消失無影。隻留下伏義,呆呆的,望著那河圖洛書,不禁出神。
最後,這才隻天仙伏義,乃是立刻的拿著這被禁製過的河圖洛書,奔向了碧蕭。而對於此,那女媧,鯤鵬,皆選擇了無視。
從此,碧蕭,伏義,一起宣布閉關,而將這華胥氏的一幹事物,具交於倉頡打理。
五十年後,伏義破關而出。借助這被禁製了的河圖洛書,借著其授人漁獵,定人倫,宣文化的功德,結合其研究日月星辰的運行;俯身察地形;觀查山川澤壑走向。並細觀鳥獸動物皮毛的紋采,和生長在大地上的各類植物各得其宜的情況,等等等等。化繁為簡,剖析根本。借助河洛陰陽,乃於甲骨之上,推演,而造出了八卦。
八卦既成,伏義乃出。天地幻象,陰陽魚現。江河奔吼,山川轟鳴,日月星辰,草木枯榮。
其時,那倉頡,借著這華胥的興盛,而使得周邊部落具皆向往,效法之時,正式的立國(以前的華胥之國不過是相對,名義上的。依舊不過是一個原始的部落罷了)。
而到這伏義再出,天象顯現,更使得那華胥周圍,的數十個部落,皆都主動的,願意歸附。一時間,這華胥之國,卻然的,不禁的囊括了此時的洪荒人族,近三分之一的部落,人口。而他伏義,也自動的,成為了此時的人族,的一個極具影響力的領導者。
而這伏義,則順勢的,將其悟出的陰陽,八卦,辯證之術,傳授於民。使得洪荒人族,能借著八卦,陰陽辯證之法,簡單的推演事物的變化,大致的預測,事物的發展,吉凶。使人知天,悟道;順天應人。
同時,這伏義,還用八卦駁位,刻於甲骨的方法,以類似現在進製密碼的方法,代替了人族,自那自有巢,燧人氏起,一直沿用了百萬年的結繩記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