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章 大禹治水九洲鼎 功德賞罰眾人心(1 / 2)

自三皇姬軒轅之後,對於這顓頊、帝嚳、堯、舜,四帝,由於他們每個人,相對於後世人族的功德,影響相對較小。(->並且,這五帝乃是隻有五帝之名,而無天階之位——即並不在那道祖鴻鈞所言的天位之內。再加上那最後的一帝早就被那泰南給定下了,也難以做出什麼太多、太大的作用,以致那三清,女媧,在這四位傳承之時,卻乃是皆具的,不想,也更不曾浪費什麼功夫。使得這顓頊、帝嚳、堯、舜,四帝的傳承,乃與原本的曆史,並沒有生什麼太多,太大的改變。

舜帝之後,乃由那姒氏大禹接位。

這大禹乃是那皇帝之後,顓頊玄孫。其父鯀,自唐堯之時起,便被任命,治理水患之職。

那鯀治水,以堵漏、補缺,奔走天下。然卻是東堵西漏,這水患,端的是無減反增!及至那舜帝繼位,,見著這鯀,治理水患卻是越治越頻,反的是適得其反,本來乃是要殺之以儆效尤。卻然的,乃被那人皇伏義之師,泰華碧蕭救於刀口之下,而幸免一死。

隻聽這碧蕭言到,“所謂是父債子償,這鯀既然治水有失,則當有其子來繼。在若不濟,則當父子共伐。貧道不才,願為之求恕,傳之以法,以利人族,不忘我泰華聖父之心”。

至此,這碧蕭便就再次的住在了這人族之中,教導這鯀之子的大禹。

隨後,這大禹便就在這碧蕭的提點之下,以疏帶堵。憑借著其師碧蕭所賜予的洪荒異寶驅山鐸,在族人益與後稷的幫助之下,乘船順水,遇堵而疏。自西向東,由北向南,逢山則移,遇窪而堤。更曾三顧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父贖罪,為人謀福。

一切的一切,都與那原本的曆史,一模一樣。甚至就連那後來,這大禹治水功成,舜帝禪讓之後,這大禹欲立九鼎以震九州的心思,都於那一幹聖人的天道感悟,不差分毫。

然而,就在這大禹,準備采集那九洲之金,以萬民之信,鑄煉這九鼎之時。卻隻見那碧蕭,乃是突然的,拿出那泰南補天所用的造化鼎,於一番玄功施法之後,隻見這造化鼎,卻乃是忽的一分為九!化作九個六尺巨鼎,虛懸於這大禹身前。

而見得有此寶器,那大禹則自然的不在去浪費那時間聚金煉鼎。正當這大禹準備要謝過這碧蕭之時,卻聽那碧蕭言到,這鼎卻乃是聖父所賜之時,這大禹,乃是立刻的像蓬萊而拜,叩謝聖父,師父,賜鼎人族之德。

然對於這突然出現的變化,那老子是早已在那泰南,當初將那造化鼎拿與他看之時便知曉,乃是早已的心中有數。故爾這老子,在察覺到這九鼎之事時,除了稍稍的挑了挑眉梢之後,便即固自回複其神遊太虛,無妄似無的境界之中,繼續的感悟天道,以期早日的趕上那泰南。

而那原始聖人,見著這泰南,真的肯下如此大的本錢。雖然在那崆峒印,泰南拿出這造化鼎時,已然就有了準備,但卻是仍舊的,不禁心中微動。

然而,或許是攝於那泰南的威懾,這原始見著那老子,乃是始終的都沒什麼動作和表示,在加上現今,起碼目前大家還算是盟友的關係。終於的,在一番的算計之後,終於還是再次的又穩了下來。準備先靜觀其變,再伺機而動。

而那女媧,見著這原始,老子,皆無所動,亦是不想在這情況未明,算計為清之時,做那出頭之鳥,便乃是也兀自的安靜下來,同樣的準備靜觀其變,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