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發出的檄文,在天下間產生了巨大的震動。
隨著胡人的平城大捷,早在在公元311年3月,很多有遠見的晉庭大臣,就已經逃離洛陽,此時檄文發出,司徒傅祗在河陰,司空荀藩在密縣、大將軍苟晞在倉垣,大司馬王浚在幽州,都分別準備擁戴一位晉王爺稱帝,籌建小朝廷。
徐州琅琊國,襲封琅邪王的司馬睿,憤怒的看完手中的檄文,將其使勁的砸在地上,王導和王衍兩兄弟,雙手負立,並不做語。
也許是曆史發生些許偏移,此時的王衍並未身在洛陽,因此並沒有和晉庭的其他官員,在洛陽被俘。
“真是豈有此理,姬氏欺我司馬家太甚。”
此時年僅35歲的司馬睿,對著王氏兄弟是既用又防,王導的謀略才幹是他的左膀右臂,他從一個無兵無權的落魄王爺,能走到今天,王導居功至偉,從八王之亂時,勸自己離開洛陽,回到世襲的封地琅琊國,籠絡世家徐揚兩州的世家門閥支持,出力甚多。
公元310年鎮東將軍、揚州都督周馥受到淮南太守裴碩的偷襲,向司馬睿告急。司馬睿早就對他督區之內的這支異己力量耿耿於懷,乘勢派出部將甘卓、郭逸等人協助裴碩攻打周馥。周馥在項城被俘,憂憤而死。從此以後,司馬睿成為了徐揚兩州的實際控製者。
世家門閥支持司馬睿,自然是利益的驅使,因此他的任何行事,是受到了多方勢力的左右,典型的三利益派別,一世家,二是站在司馬睿身後的王氏兄弟,其三是代表各自利益的中間派別。
“茂弘,我們該如何?”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王導喜笑顏開的恭祝著司馬睿,他稱主公,而不稱王爺,表示自己是真心忠於司馬睿的,是自家人,區別與其他世家門閥權貴。
“這豎子姬弘,如此貶低我們司馬家,現在隻怕已經傳遍天下了,有何可喜可賀。”司馬睿顯然還是處於憤怒的不平靜狀態,還沒懂得王導的真正意思。
“主公你想,洛陽的傀儡皇帝和滿朝權貴文武都被姬氏活捉,天下司馬家的嫡孫,也就您少數幾人了,而其他人都不成氣候,這不是主公榮登九五的好機會麼?”跟司馬睿同齡的王導,眉笑間,魚尾紋成網,三角小眼綻放著獻媚狠毒的光芒。
司馬睿瞧見王導這番模樣,現在是越發憎恨了,可是他卻不能表露出來,現在殿堂中,王導早已不是他所能夠隨便拿捏的人。
“可是這姬家檄文,通過貶低司馬家,定然獲得了不少天下民心,如今占據洛陽,其麾下軍隊又如此強悍,連匈奴人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要想榮登九五,何其之難?”司馬睿顯然也不是一無是處之人。
“這姬家軍雖然厲害,又得了天下民心的支持,但這封檄文,卻給他樹下了兩大強敵,胡人和九州的世家門閥,門閥與寒門是天然的對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些都是主公的助力。”王導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