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楊誌對戰的同樣一員勇猛之將薛世雄,曆史上多次戰敗高句麗、突厥等北胡,雖然未入演義中的四絕四猛十三條好漢,但他絕對是正史中的驍勇之將。
薛世雄使的是一杆半月戟,如果硬要算上年紀,他應比楊誌年長一兩歲。
兩人抱拳欠身行禮後,便展開了對戰,楊誌的長刀揮舞的狂暴淩厲,不論是否武道中人,都能看出此人真是高手。而那薛世雄同樣是大開大合,一杆半月戟同樣在勇猛之中進退,雖然看似招式不如大刀那般靈活,卻也防守的密不透風。兩人都是凶悍之輩,打鬥都是以主攻為主,防守不過是被動所為,一旦稍有得勢,便要趁機發難。
姬弘站在高台,回憶起前世的數據庫,一點點的清晰起來。他記得當初設計武力值時,他和十幾個同伴,討論了半個月,光是看正史、古典演義、還有古代的評書版這些資料就足足花費了三個月之久。正史、演義、古典評書、後世熒幕劇本的篡改,說法都不一,為了照顧絕大多數人,能力值全都是綜合來定能,並重要參照一本。就說著羅春,在隋唐的三本演義中不一,後世更多的是喜歡李元霸為第一的,但在清代中頁以前的民間,百姓的喜歡和廣為流傳的一統,才會有了說唐的終極版,羅春是天下無敵,他過去後,便是薛英天下無敵,尊重前人和照顧後人,綜合最後定下:
羅春和李元霸都是同級,綜合105的能力值。
第二個標準便是宇文CD99、呂布99、薛仁貴99,依照這個三個時代的評價設計,再融合華夏五千年的資料,設計整個能力值體係。
姬弘此時依照這個推理而出,這楊誌和薛世雄,綜合武力值都應該是96.
在姬弘分心之後,再回到場中時,兩人的比鬥已然超過了百招,依然不分勝負,由於二人都是悍勇的進攻喜好者,此時二人身上都已多處見血,當然是有分寸的,都是皮外之傷,根據比武的規矩,超過一百五十個回合倘若不分勝負,便算平手,其後便以開弓成績定輸贏,倘若還是不分勝負,便算平手。
一百五十個回合,最後兩人還是平分秋色,不過最後的開弓,楊誌以三環之差,敗給了薛世雄,第一場就這般結束了。
第二場,是分區榜眼之間對決的第一場。
高寵對戰畢再遇,高寵無需多說,《說嶽傳》中的天字一號人物,武力值評價高達102,而畢再遇雖為正史中的民族英雄,勇猛過人,但勇猛卻也要看對手,兩人之間的交手,僅僅三個回合就落敗了,這是98和102之間的懸殊。
分區榜眼第一場過後,便是重頭戲了,分區狀元間的第一場,姬弘不由的睜大了眼睛興奮起來,因為慶忌宣布的兩人,真的都是頂級大牛。姬軍諸將中,除去崇侯虎這員蔑視天下人者外,餘者皆是期待的表情,包括太保薑尚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