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國的地理
英國地理位置
英國地處西北歐,為大西洋、北海與英吉利海峽所環繞。島上景觀與氣候多變,並因此影響了聚落分布形式——至今依然如此。英格蘭西部半島偏遠的海岸線、威爾士與蘇格蘭的荒涼山區的人口較少;英格蘭中部和東南部地勢較平緩、土地較肥沃,全英6 000多萬人口多集中於此。由於人口稠密,今日的南部是全英發展、建設最發達的地區。
二、英國的氣候
英國位於北緯50℃—60℃之間,但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溫和濕潤的海洋性氣候。
英國全國1月的平均氣溫約為4℃—7℃,7月為13℃—17℃。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區超過1 000毫米,而東南部在600毫米—700毫米之間。英國霧氣較重,主要是島國的潮氣所致。首都倫敦冬季河湖極少結冰,1月平均氣溫在4℃以上;夏天則相當涼爽,7月的平均氣溫17℃,早晚外出需加外衣。年降雨量約600毫米,雨量分布較均勻。至於倫敦過去常見的濃霧,並不完全是自然現象。由於重視環境保護,倫敦目前出現濃霧的次數已大大減少。
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多變的天氣也為人們提供了經常的話題,在英國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歡談論天氣。
受高緯度的影響,英國晝夜長短的變化特別明顯。冬季日短夜長,夏季則日長夜短。夏季是到英國旅遊的最佳季節。夏季日間長,活動時間多,而且溫度適中,天氣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這個季節盡管也有雨,但一般不會連綿不斷,影響行程。
三、英國的人口、民族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截至2005年6月,英國人口達到6 020萬,首次突破6 000萬大關。
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6月,英格蘭人口達5 040萬,蘇格蘭達510萬,威爾士為300萬,北愛爾蘭達170萬。
從公元前一直到公元1066年,法國的諾曼人征服英格蘭,英國曆史上曾先後有幾個民族到該島上定居。
伊伯利亞人:屬地中海種族。
凱爾特族:第一批為蓋爾人,是蘇格蘭、愛爾蘭人的祖先,使用蓋爾語。第二批為屬凱爾特人的不列顛人,是威爾士人的祖先。不列顛遂成為聯合王國國名的主體部分。
羅馬人:公元前1世紀來島,帶來了拉丁字母。
日爾曼人:公元5世紀中葉,日爾曼係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等侵入英倫。其中盎格魯人較為強大,稱該島為“盎格魯的土地(Angleland)”,英格蘭(England)一詞便源於此。盎格魯撒克遜語言也是現代英語的祖先。原有的不列顛人則被趕到威爾士及英格蘭南部。現在的威爾士語便是不列顛的語言。
丹麥人:公元9世紀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地區。他們並非全是維金人。1016年丹麥人克努特征服英格蘭。
諾曼人:諾曼底公爵威廉頗有名氣。他於1066年即位英格蘭國王,確立了貴族製開始了諾曼底王朝。